【摘 要】
:
课程改革中提出“教学要重能力甚于重知识”,即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对比新旧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后发现,新课标中所描述的地理学科特性由原来的“区域性”改为“地域性”,并对地域性做出解释:学习地理是为了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关注地理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最终揭示地理空间运动和空间变化的规律,突出地理空间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新课程标准中地理空间思维的相关内容比例增加,指明地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中提出“教学要重能力甚于重知识”,即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对比新旧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后发现,新课标中所描述的地理学科特性由原来的“区域性”改为“地域性”,并对地域性做出解释:学习地理是为了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关注地理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最终揭示地理空间运动和空间变化的规律,突出地理空间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新课程标准中地理空间思维的相关内容比例增加,指明地理学科思维培养方向,也就是要关注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当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两种形式。传统地理教学,教师更多是利用讲授法开展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更倾向学生学习知识,这不利于学生理解抽象性的地理过程,更难养成运用地理空间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能为教师讲解辅以生动形象的展示,为学生提供多感官的学习体验。但经过教学实践后发现,网络教学会割裂时间和空间距离,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交互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监测学生思维水平。如何有效培养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以实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课程理念,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结合线上与线下的教学优势,依托混合式教学理念,设计适合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混合式教学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水平。本论文首先进行文献分析,了解混合式教学和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发放问卷,调查当前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水平现状。其次,根据调查结果以及相关理论分析,初步设计培养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并用于实际地理教学中,以期提升学生地理空间思维水平。接着采用实验研究方法观测教学效果,进而检验提出策略的有效性。最后总结出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有效实施策略,为初中地理教师提供实践参考。具体工作开展如下:第一部分,研究绪论。阐述研究背景,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对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策略和混合式教学策略进行综述,分析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优势。第二部分,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分析。本研究核心概念包括地理空间思维、混合式教学和策略;研究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交互影响距离、发现学习为理论基础,进而开展后续研究。第三部分,调查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水平现状。通过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整理数据,分析当前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水平,找到思维培养的薄弱点,作为提出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策略的依据。第四部分,设计培养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的混合式教学策略。结合初中地理学科特点,以提升地理空间思维为目标,通过分析教材、学情和混合式教学的优势,结合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课标要求,初步提出培养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的混合式教学策略。第五部分,开展培养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的混合式教学的实验研究。以七年级两平行班为研究对象,实施培养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的混合式教学策略,选择《认识地球》为教学内容,分三课时开展教学实验,反思每次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完善教学策略。第六部分,学生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效果分析。实验结束后,利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法调查学生地理空间思维水平,了解教学的满意度,以检验混合式教学效果。对比发现,实验班学生无论是地理空间思维水平还是对地理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班。第七部分,不足与展望。反思本篇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立足本研究成果,在后续研究中加以改进。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混合式教学对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有积极影响,既有利于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养成,从而更形象的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更好更快的解决地理问题,第二,本研究的混合式教学策略三个阶段面对着不同地理空间要素的培养目标。(1)课前阶段,线上利用图新地球和微课自主学习,完成课前自学任务单,强化学生地理空间定位和地理空间知觉能力;(2)课中阶段,面对面授课以地理空间问题展开,小组以合作探究的方式采用地理工具模拟地理空间问题,锻炼地理空间推理和地理空间想象能力;(3)课后阶段,从做中学,通过制作地理空间事物的手工作业的过程,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考能力。采用本研究总结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培养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运用于中职英语教学中,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提出改进策略并应用到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中,以期改进中职英语课堂的消极现状。职业教育在近二十年对中职生的学习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问题取向。在把中职生作为一个问题群体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中职生的问题却不减反增。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着强烈的消极畏难情绪,中职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低并引发一系列恶性循环。因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
对高中生而言,学好英语的关键是词汇的学习和掌握。但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是学好英语的一大难点,也是现今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本论文,试图通过词块研究,完善高中词汇学习的认识,使学生的词汇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支撑,把词块应用到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实验分析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进行词块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问题主要有以下两
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依据新标准,湖南教育出版社对《普通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进行了全面修订。2019年新版地理教科书《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已通过教育部审查并投放实验省份使用,预计2022年全国各省份将陆续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为更好地使用教材以实现教学目标,落实课标要求,系统研究湘教版新旧高中地理教材,揭示两者的异同,总结新教材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教育部于2017年3月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它强调,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着力于培养现代公民所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为此,教师们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即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上有很大的帮助。但案例教学的设计缺乏系统性,因此,
随着创新型人才成为国家赢得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成为了越来越多国家教育发展改革的方向。我国教育改革处于纵向发展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核心素养教育的价值体现。地理核心素养以人地协调观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具备国家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问题是创新的来源。提问是表达问题的重要方式,也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动力。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提问是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我国乡村教育的现状满目苍凉,而乡村教师是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乡村英语教师应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技能,转换传统的教师角色,以保证乡村教育的顺利推行,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更多综合型高素质人才。那么乡村教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应然角色是什么,是否存在应然与实然之间的角色偏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制定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核心要素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与此同时,新课标中提倡以项目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那么,利用项目学习来更好的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找到基于项目学习的
背景:下胫腓联合韧带对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较大,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下胫腓联合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但单独对下胫腓前韧带、骨间韧带、下胫腓后韧带、横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报道较少。目的:建立一个包括下胫腓联合韧带、胫腓骨远端及距骨的踝关节三维有限元的仿真模型,研究下胫腓联合韧带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信息,结合Mimics、Geomagic Studio软件,建立包
目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不断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得到不断提高,但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生在课堂中沉默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即使是在以动手实践为中心的科创课中,课堂沉默现象也时有发现。以往对课堂沉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语数英等考试科目,而对科创课等非考试科目的研究是极少的。虽然科创课还未被纳入中考范围内,但是科创课对于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