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文学对于儿童来说,不仅仅是在于它的教育意义,而在于它能够唤起儿童奇异的想象力,在快乐中领略到美和善良的真谛。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特殊体裁,童话历来受到儿童的喜爱。五四运动以后,国外的优秀童话被大量引入中国,一些好的译本至今仍受到读者的喜爱。外国童话为中国儿童展现了一片完全不同的天地,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异域文化。然而近几年来,另一个值得的注意的现象是大量的外国童话被一再重译,一部作品少则两三个多则上十个译本。复译现象在翻译界也引起了一系列的探讨和争论。翻译家对此各持己见,褒贬不一。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童话的复译问题呢?复译本究竟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呢?本文尝试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对童话的复译进行分析。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作用,认为读者是实现作品意义的一个重要环节。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功能只有通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活动才能实现,变成生活的艺术。根据接受理论的观点,在翻译过程当中,译者一方面是原文的读者,通过其自身的阅读活动实现期待视野和原文的融合,从而实现原文的意义,完成接受活动。另一方面,译者也是译本的作者,在翻译时要首先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理解和接受水平,在翻译过程当中,选择恰当的语言及表达方式,从而促进译文读者期待视野与译文的融合,实现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接受。事实上,儿童作为童话的目标读者在年龄、生理和心理上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其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低于成人。童话的原文作者从儿童的视角写世界、写人生,因此童话的译者也应该考虑到童话的体裁要求及儿童阅读的特殊需求。本文旨在以《快乐王子》的两个汉译本为范例,从期待视野和文本空白的角度,对词语、句子,修辞及空白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译者期待视野及目标读者期待视野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及复译本的存在意义。译者应当从儿童读者出发去再现原文的文体特征,用童心去鉴赏,选择儿童熟悉、易懂的词、句,在保持原文的风格的基础上体现儿童情趣。从而使译文读者也能够和原文读者一样,领略到原文作者的语言风格并得到同等的审美感受、启发和教育。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时期的儿童读者因为所处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他们的期待视野也必然有所不同,因此为了满足儿童读者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译者有必要对一些童话作品进行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