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2b干扰素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de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雾化吸入α-2b干扰素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免疫学指标的考察研究,评价α-2b干扰素对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下降至正常的时间,流涎及咽痛消失时间,咽腭弓、悬雍垂、软腭弓等处疱疹及溃疡消退时间,患儿饮食状况,患儿精神状况,平均住院日,血清炎性介质(IL-6、IL-10、TNF-α),血清免疫功能指标(Ig G、Ig M、Ig A),总有效率的变化情况。对各结果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不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范围时间比较发现,对照组1~3天内恢复至正常体温者31例,3天以上者69例,平均5.2±2.2天;观察组1~3天内恢复至正常体温者57例,3天以上者43例,平均3.1±1.7天;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体温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3)对照组患儿流涎消失时间为2.55±0.97天,观察组为1.60±0.73天,观察组患儿流涎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对照组患儿咽痛消失时间为2.82±1.14天,观察组为1.91±0.81天,观察组患儿咽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对照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为3.47±1.41天,观察组为2.32±0.83天,观察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对照组患儿3天内饮食恢复正常者为33%,观察组为57%,观察组患儿饮食恢复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3天内精神状况恢复正常者为39%,观察组为65%,观察组患儿饮食恢复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3天以下的患儿为25例,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在3天以下者为12例,住院时间为4~6天的患儿观察组为57例,对照组为39例,住院时间6天以上者对照组为49例,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天以上者为18例。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儿血清炎性介质(IL-6、IL-10、TNF-α)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炎性介质水平均较高,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炎性介质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观察组患儿炎性介质水平降低更大,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6)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水平比较发现,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3种免疫球蛋白变化趋势均相同,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3种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7)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7%,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治疗组患儿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治愈人数和显效人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8)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显示对照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共5例,其中3例为皮肤过敏,1例为恶心、1例为呕吐;观察组患儿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表现为流鼻涕,1例表现为恶心。结论(1)应用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缓解患儿的各种临床症状。(2)应用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能够有效调节患儿体内炎性介质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从而达到较基础治疗更好的效果。(3)应用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能够缩短患儿的病程,提高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发病率仅次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第三位急性脑血管病,是以脑动脉瘤为主要诱因的脑血管破裂致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急性临床病症。SAH发生后其病理过程先后经历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和迟发性脑损伤(Delayed brain injury,DBI)两个阶段。EBI发生在出血后0-3天,以颅内压升高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而导致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SAH后72h内的脑组织损伤是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主要涉及血-脑屏障破坏后通透性增加、脑组织的水肿、脑微血管的痉挛及细胞坏死和凋亡、神经功能的缺损等病理反应。研究发现,在SAH后的早期脑损伤中,血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难治性幻听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08月~2018年11月期间,到泰安市精神病医院就诊,符合本次入组标准的7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给予利培酮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利培酮合并使用安慰剂治疗,疗程全部为8周。选取3个时间点(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治疗第8周末),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
目的验证Cobio S120人工视图审核的重要性;探讨Cobio S120尿液有形成分报告与人工显微镜检的相关性;探讨尿液有形成分定量分析在截瘫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按照标准筛选14例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的截瘫患者,自留置导尿后每天清晨无菌留取清洁中段尿持续至更换导尿管。先进行尿细菌定量培养然后进行有形成分定量分析,绘制有形成分随导尿时间延长的变化图;以细菌培养结果为标准制作ROC
目的:通过收集分析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老年住院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致病菌分布及药敏耐药情况、并分析相关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基因扩增检验的结果,为本院临床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及治疗时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研究收集了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2188名中老年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科室来源、基础疾病、手术以及使
目的:将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有机结合,分析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液中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imer,D-D)的含量变化,探究三者的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期望缩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时间,使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尽快得到临床干预,
学位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辅助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模型,比较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治疗组)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差异,通过统计数据得出临床较合理的干预时机,以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气管插管率,改善预后,缩短住院天数,进而指导临床实践,增加临床救治成功率。研究方法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诊断标准及NYHA心功能分级(附图表1),从我院CCU及IC
学位
研究目的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老龄人口的增多,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病率渐趋上升,由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对下肢动脉疾病的图像显示优势明显,近年来在下肢动脉疾病的影像诊断和手术以后治疗效果评价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为下肢动脉CTA扫描范围从腹部中段一直到双足足尖,扫描距离很长,所以受检者检查中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