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问题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而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思想文化。中国传统环境文化蕴涵着深刻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但是这种生态观却在近代中国环境文化中惨遭抛弃,环境文化从此走上了异化的道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重新成为主导价值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其本质就是要求我们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回归使我国原有异化的环境文化体系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新要求显示出巨大矛盾与冲突,如何在环境友好型社会新兴背景下,重新构建环境文化新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试图为环境友好型社会视阈下如何构建环境文化新体系这一问题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文章共设四章,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简要描述中外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重建环境文化新体系的必要性;第二章,对中国环境文化进行多视角审视。着重阐述中国传统环境文化的特征与意义,站在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环境文化的基础上,探寻其与现代环境文化的一致性,汲取精华,剔除糟粕,为建设环境文化新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将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环境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得出了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经之路,以及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大背景下建设环境文化的特殊要求,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文化必须辩证地看待西方环境文化,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基础,内在继承中国传统环境文化的精髓,外在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环境文化的理念。第四章,从环境文化价值观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分析了中国当代环境文化的不足,提出了如何从以上三个层面进行改进与创新,探索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视阈下环境文化新体系需要采用的新方法和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