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的方法,比较分析了中苏反法西斯战争小说五十多年来的嬗变的异同及产生的原因,旨在摆脱就各自国内反法西斯战争小说进行探讨的自我封闭,同时对中国抗战题材小说的现状有一个较为清醒的把握。尽管中国的抗战小说深受俄苏文学尤其是苏联卫国战争小说的影响,但由于两国不同的社会背景、战争文化传统、政治因素及不同的作家文化心理,使小说呈现出不同的风采。 本文按中苏文学史划分为三部分:每章即为中苏反法西斯战争小说的一个阶段。二战期间,中国抗战小说借鉴和模仿苏联的战争小说,与苏联卫国战争小说有较多的共同之处,但基于各自国内的情况,小说中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到了五、六十年代由于各自国内政治因素、文艺政策和战争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苏反法西斯战争小说在悲剧意识、人性、英雄塑造上出现了背离。苏联在六十年代末,反法西斯战争小说发生了第三次转向,七十年代末期,中国政治、文化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反映抗战的小说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这一时期中苏反法西斯战争小说虽然在时间上表现出错位对应,但都表现出对战争、对人性的深刻反思,都出现了史诗式的长篇巨著。中苏反法西斯战争小说既有对他国文学的借鉴,又有各自的特色。 尽管俄苏文学对中国抗战小说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然而到今天为止,中国抗战小说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比苏联的卫国战争小说都稍显逊色。苏联作家始终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对战争中的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且不断的深化,注重对战争本身深层的哲学关照。而中国抗战题材小说对人性的挖掘因为缺乏哲学的深度,深层意识的剖析远未得到个性化的生动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作家往往从政治、伦理层次上思考描述战争。另外,中国作家过于执着于突出政治意识妨碍了他们登上更高、更博大的人生与艺术境界。可喜的是,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