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工业的迅速发展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区域减排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家减排,区域经济特征的差异可能导致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区域差异。对此,本文将工业空气污染物(SO2、NOx和PM2.5)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基于三分法和七分法的区域角度研究经济发展中的促进和抑制这些污染物排放因素区域差异。首先基于省级面板数据(2005-2015),构建扩展的STIRPAT模型,探讨了人均GDP和城镇化等因素对工业SO2、工业NOx和工业PM2.5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均GDP与工业空气污染物之间存在倒“U”型或倒“N”型关系,西部地区人均GDP与工业空气污染物之间存在“U”型关系;总体来看,经济增长抑制东部地区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促进了其他地区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中国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工业空气污染物之间存在“U”型关系,中部地区呈线性关系,西部地区呈“U”型或倒“N”型关系。各地区土地城镇化与工业空气污染物呈倒“U”型关系;人口和土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东部地区工业SO2和NOx的排放,但会降低东部地区工业PM2.5排放和中西部地区工业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人口规模和工业占比对工业空气污染物有促进作用;能源效率对工业空气污染物有轻微抑制作用。然后本研究通过构建LMD-PDA方法计算出不同影响因素的区域贡献指数,并探讨了促进和抑制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因素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区域排放效率效应是抑制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关键因素,在华东和华北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区域能源强度对工业SO2和工业NOx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工业PM2.5的抑制作用,华东地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研究期间,区域技术效率效应、区域技术进步效应、区域资本-能源替代效应和区域劳动力-能源替代分别使工业SO2、NOx和PM2.5分别减少约350、310和150万吨。从区域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效果来看,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的减排程度较大,西北地区、华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减排程度较小。从区域资本和劳动力能源替代效应来看,东北地区和华中地区的减排程度较大,西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减排程度较小。2005-2015年,区域产出占比效应分别使增加121.2、32.1和27.8万吨。国民经济增长效应是促进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关键因素,国民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使得2005-2015年期间工业SO2、工业NOx和工业PM2.5分别增加2644.5、2382.8和1192.6万吨。最后,根据以上实证结果给出相关因地制宜地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减排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