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是儒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是礼的重要内涵,是儒家政治哲学理论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的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观念的出现经历了一个过程,其起源和祭祀活动密切相关。三代以前,“分”主要是在祭祀中体现出来的,依托祖先崇拜观念,在一系列祭祀礼仪中,等级秩序得以体现和维护。祖先神是保证“分”的落实的外在权威支撑。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等级秩序,孔子和孟子顺应时代,对祭祀之礼进行了内圣化改造,礼的宗教色彩大为削弱,“分”观念成为一个人文色彩浓重的伦理范畴,其实现更多地依赖于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自觉。战国后期,出现了思想综合的契机,荀子在孔孟的基础上,吸收先秦各家思想成分,对礼进行改造。他以性恶论为基础,大力倡导“隆礼”、“谨分”、“尊君”对“分”的权威性及其与“群”、“德”住范畴的关系给以充分的论证,从“自律”和“法治”和“尊君”三个方面保证“分”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