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理论架构与实践开展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2005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司法回应社会是指,基于当代中国多元转型的情境,中国司法在法治的框架内以及现有政法体制环境下,根据自身回应能力的大小以及回应力度的理性判断,运用以司法裁决为核心,同时囊括其他各种方式的司法产品,对社会的多元诉求进行回应,从而不断实现司法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建构的过程。对于当代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理论架构和实践开展之研究,不仅具有充分的选题依据与问题意识,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司法之于社会的回应问题不仅是法理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亟待从实然上加以实证梳理以厘清其中回应理路的时代使命与重大课题。当下中国处于转型时期,不仅社会面临转型,而且司法也处在转型的过程当中,“多重转型”时期的特殊性是中国司法回应社会之理论架构进行提炼和实践展开的时代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司法回应社会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开放,也要求司法增强司法产品的社会效益,司法亦需要不断提升回应社会新需求的能力与质量;当下政法改革、司法改革、司法政策的各项措施积极助推司法与社会的互动,成为了当代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实践动力系统。而在司法实践中,司法也确实在社会资源配置、利益界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司法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情形下,司法回应社会的理论提炼和实践关照不仅裨益于既有司法理论与模式的丰富、完善与反思,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夯实司法制度的社会基础。处理好司法的社会回应性和司法的自治性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实现司法与社会在实践中达到良性互动基础上的融洽相处,进而明确中国司法的自主道路选择,走好适合中国司法国情和社情文化的司法实践之路,提升司法权威性和司法公信力。
  从“诉求—回应”的互动关系视角下,就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理论架构而言,其囊括了基本问题指向、关键性构成要素、回应过程的实质以及核心价值取向四项基本内容。具言之,首先,中国司法回应社会指向六大基本问题:为何回应、能否回应、如何回应、回应如何、回应提升与回应控制。次级表述分别为回应原因、回应能力、回应力度、回应效果、回应能力提升和回应力度控制。功能定位分别为逻辑起点、前提条件、回应过程、效果显现、能力提升与力度控制。其中,如何回应,即回应过程的核心体现在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运作机理、基本方式以及回应策略当中,围绕这三个面向基本可以透视出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基本情势;其次,司法的社会回应力是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关键性构成要素,而回应力是由回应能力和回应力度构成,前者属于能力维度,后者定性为(认知)理性维度。司法的社会回应力之核心,在于确定司法正义输向社会的边界,而这个边界的确定又与司法自身的回应能力以及回应力度的理性判断密切相关。在中国司法的社会回应力中,最为核心的就是要处理好回应能力和回应力度的关系问题,既要关照到司法的“力所能及”,也要聚焦司法的“力所不及”,司法正义输向社会的边界厘定也是一个司法对社会问题进行筛选、加工程度拿捏的过程;再次,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实质在于其所内含的社会问题司法化的过程。社会问题司法化的命题预设了司法在现代社会纠纷解决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一个社会中社会问题司法化的程度也彰显着这个社会的司法需求程度和司法的可接近程度。司法对社会的调控主要通过提升社会问题司法化的便捷度和司法供给社会预期的稳定度来得以实现;最后,司法正义与社会正义的互惠构成了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核心目的就是不致使法律精英以规范思维所形塑的司法正义观与社会公众以经验思维所塑造的社会正义观处于错位的状态,而是处于相互吸纳、相互理解、相互融合、互相有利的合作式博弈格局。司法正义与社会正义的互惠预设了二者各自的局限性和不完美性,恰恰是对方又可以弥补彼此的缺陷,而这又使得双方的互动和回应成为了一种可期待的价值追求。
  从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实践开展来看,其可以依托于司法回应社会的六大问题指向和基本架构,从司法回应社会的多维原因、运作机理、回应方式、回应策略、策略衍生的可能风险以及效果评估等六个维度一一阐释。具言之,第一,转型时期中国司法回应社会面临着多重合力的助推,宏观上可以总结为四个层面:转型社会的内在需求,法治自身的简约属性,司法功能的实现方式,政法传统的路径依赖;第二,司法回应社会的运作机理一方面体现在司法要对社会因变迁、转型而出现的新技术、新事物、新诉求有所回应;另一方面指向司法要对社会公众关于某种确定价值、权利追求或者不确定价值、权利议论给予法律确认、案例固化或者作出价值与制度的引领与规训;第三,中国社会的司法回应存在司法科技应用型、司法制度创立型、法律价值宣示型与社会诉求满足式、司法判决引领式以及程序性、实体性回应与个案个别性、类案一般性回应等基本回应方式;第四,在回应的过程中,中国司法在法律制度扭曲下自发地演进出了立案回应环节的隐性立案审查制、调解回应环节的强制调解的隐性进入、说理回应环节的指导性案例的隐性援引、审判回应环节的个案请示的潜在运行与滥用以及最终裁判结果回应环节的法律形式主义的裁决等实用主义回应策略;中国司法策略性地将结构性司法产品诉求与个体性司法产品诉求进行置换以及从个案裁判回应转向准立法性质的一般回应;第五,但是这些回应策略也可能会衍生司法自主性缺失与机会主义行为风险,当事人司法产品诉求与法院司法产品供给不匹配风险,法院司法判决与社会公众判意的错位风险以及司法回应能力不足与回应力度缺乏控制的双重风险;第六,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效果显现通过回应风险的评估和社会满意度的评估两个维度得以体现。应该在借鉴已有司法评估成果的基础上,用一种复次循环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司法的回应评估,实现从线性评估模式到复次循环评估模式的飞跃。
  以“天津大妈摆摊射击案”作为中国司法回应社会之实践开展的个案考察样本,可以透视出中国司法在具体审判风险语境下回应社会的基本理路。在“天津大妈摆摊射击案”中,公安机关选择性执法挑战了公众的直觉正义与常理正义,进而成为规范正义和个案正义错位风险生发的源动因;压力支配下检察机关双重角色的反转为风险的法院转嫁提供了续动力。在源动因和续动力的顺承合作下,选择性执法风险成功地转嫁于法院,继而转变为审判风险。法院在面临审判风险回应社会的过程中,不管是回应的基本图式还是背后的逻辑转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结构性制约因素。除却案件本身的可争议性之外,审判风险持续发酵的真正根源不在于公安机关选择性执法风险的生发和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助推风险转嫁,而取决于法院在审判风险中回应社会的基本图式和背后逻辑存在缺陷以及受到结构性因素制约。在如此语境下,法院在审判风险中回应社会的理路矫正与结构优化显得尤其重要,其将决定着法院在未来选择性执法风险转嫁中回应社会的能力表达和效果显现。
  对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路径完善与未来指向来说,一方面在现有运作机理的基础上要逐步提升司法的社会回应能力,继续强化“自治型司法”建设,完成对司法公信力以及司法权威的塑造;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回应力度失去控制而违背司法规律和法治原则,需要坚持司法的公共理性与司法场域的适度社会开放、回应型判决理由与判决的可接受性以及司法有限主义与复合型司法构造对于回应力度的控制,才能在司法的自治性和司法的社会回应性、法官的法律思维与政治思维之间取得平衡,发挥好中国司法的社会角色扮演,防范、规避和化解中国司法回应社会之策略选择中的可能风险,也才能更好地助推中国社会的转型。此外,超越回应型司法的反思性司法模式,可以作为一个处理司法回应社会中所面临诸多问题的凝练性概念而被提出。反思性司法通过司法决策依据上的规范性表达和司法决策认知上的适度社会开放,弥补了回应型司法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以及图依布纳所指出的回应型法忽视法律外生因素的视野缺陷,实现了司法系统回应社会环境的“封闭下的开放”,是一种可值得期待的司法回应社会的新模式,同时也为司法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其他文献
老挝和中国是紧密相连的很友善的两个邻国,老挝和中国同为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长期以来,两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着很好的合作发展。近年来,中国和老挝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多,贸易往来量很可观,也在逐年的不断增加和发展。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后,同时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中国与老挝的经贸合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前景十分广阔。本人认为,研究“一带一路”下中国和老
学位
《驳案汇编》与《刑部比照加减成案》是中国收录清代案例中极具代表性的两部案例汇编,收录了自乾隆至道光年间女性犯罪案件三百余件。二者均按清律的律目依次编排,与清律的律目顺序相对应。《驳案汇编》在其编撰上,从案情原委、驳改过程到量刑结果都一目了然;《刑部比照加减成案》源自刑部成案,比照其加减案考订之异同,对每则案例均载明比照律例及量刑加减之判决,对于清代女性犯罪的量刑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大清律例》为
学位
中国法官在进行司法裁判的过程中,当面对事实清楚、法律规范明确的案件时,可以直接适用演绎推理的三段论模式,因为有着明确的大前提和清晰的案件事实即可得出裁判结论。这样的司法裁判方式通过明确的裁判依据和形式化的推理过程,在一般性规则与案件事实之间建立了清晰的联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会出现一些演绎推理无法解决的疑难案件,在这些案件中可能会出现法律规则不清楚或并没有可适用的法律规则的情况,当逻辑无法为司
马克斯·韦伯的中国法研究以及他的中国法命题对中国学者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内外学者或者从基于史料的经验研究出发,或者从韦伯理论本身出发,或者将前两种进路综合起来,围绕韦伯理论与中国法命题进行了大量的讨论思考。韦伯对传统中国法的定性是:“家产官僚制”之下一种“实质非理性”的“卡迪司法”。具体而言,“家产官僚制”作为传统中国政治支配结构的框架,是传统中国法的政治基础,同时展现出了“合理性”与“非理性”两种
学位
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是金融市场的“灰犀牛”,几乎每一次金融危机都与其密切相关,如何解决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一直以来都是金融监管领域的重要命题。2008年金融危机使学术界与金融监管部门意识到金融机构行为监管已经不足以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故提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以进一步完善与强化金融监管。2019年,帕特里克?博尔顿(Patrick Bolton)等四位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发表《金融体系终于稳健了
学位
作为民法典的总纲,《民法总则》从第3条到第9条规定了民法的基本原则,这是我国法律的一个特色创造,称为内在体系外显。其中在《民法总则》第9条中新增一款:“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条款被称为“绿色原则”。“绿色原则”的出台,是我国民法典编纂的重要创新与突破,在目前我国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关于绿色原则的争议也有很多,关
学位
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制度是我国《精神卫生法》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被精神病”案例越来越多地被披露出来,我国《精神卫生法》关于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相关规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该项制度亟待完善。  我国《精神卫生法》并没有明确的出现“非自愿住院”的概念,对暴力犯罪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被规定在刑法中,学界在术语使用上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但区分起来各种术语在含义上存在微妙的差别,通过
从著作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机理上讲,著作权法中的公有领域,是与著作权同时产生的,且二者具有同生共长的逻辑同一性。公有领域是著作权法中的基础问题和前沿问题,但遗憾的是,传统著作权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公有领域的重要地位与制度功能,致力于从著作权制度内部对著作权保护或限制机制进行设计与完善,以致在公有领域规范缺位下引发了著作权理论研究与司法裁判实践中难以破解的难题。在日益强化著作权保护而忽视公有领域价值
学位
“先期允诺”,意指合同正式签署前,双方当事人在谈判过程中形成的,最终并未明确订入最后协议中的说明和允诺。先期允诺的内涵包括未订入书面合同的合意以及作为债的发生原因之一的单方允诺;其外延则囊括了合同订立前的事实陈述与对未来履行的确定承诺。其形式涉及信件、聊天记录、备忘录、初步草案等书面性文书,以及双方在磋商过程中口头形式表达的意向和信息。  整体而言,对先期允诺法律约束力予以保护是现代各国立法的共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