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诗》英译中的变通译法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一直是一个热烈讨论的话题。很多学者就诗歌的可译性以及诗歌翻译的方法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尽管对于诗歌是否可译仍然争论不休,国内和国际的一些译者还是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诗词,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杨氏夫妇的《唐诗》译本为范例,以黄忠廉最先提出的变译理论为框架,来分析《唐诗》中的变译现象。   第一章介绍了诗歌翻译的现状,并分析了诗歌翻译的难点。回顾了历代翻译名家,如严复、许渊冲等对于诗歌翻译提出的标准。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变译理论。这一章介绍了该理论产生的根源,可能性以及必要性;阐述了变译理论的主要框架和理论精髓。变译理论的提出,引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全译和变译的辨证矛盾。本章也论证了全译与变译的辩证关系、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在翻译实践中运用的优势劣势。并回顾了变译理论提出的理论依据:包括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纽马克的文本功能论等西方的翻译功能论。   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文化和语言的角度分析了变译理论在杨氏夫妇《唐诗》译本中的应用。诗词中有大量文学典故,正是这些典故使诗词本身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也是它们使诗词的翻译在转化文化信息时加大了难度;而大量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翻译更是难上加难。第三章列举了一些实例,译者在解决这些难题时使用了大量的变通手法,完成了两种语言中文化信息的传递。第四章集中讨论语言方面的变通。词汇、文体等语言方面的特征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特色。文章分析了变通手段在处理这些难点时的利与弊。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由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以及中英两种语言文字的不同特点,译者灵活运用变译理论,采用变通手段,使译文最大程度的传递中国文化,为读者所接受,这才是变译理论的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玛丽莲·罗宾逊是当代美国文坛极具影响力的小说家和散文家。自第一部作品问世以来,罗宾逊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够引起广大读者和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她的作品数量不多,迄今为止只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国际金融英语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用的作用,不仅为投资者们提供了基本的投资,融资和其他的金融相关知识,还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专业参考知识与借鉴。面对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美国社会认为一个人青年时期的成长会决定他的未来,因此,在美国文学史上,青少年成长小说历来占有突出地位。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15年来海格客车技术研发跨上了三个台阶,从简单的订单处理到基础车型的开发再到先进技术的研究——深度,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技术小团队开发到跨部门团队同作战体系建立——宽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间交流越来越频繁的现代社会里,英语在科学、技术、学术研究、
2014年1月4日,由大金龙自主研发的纯电动商务通勤车XMQ6110C下线仪式在厦门厂区举行,下线仪式后,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还搭乘通勤车进行实车体验。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为: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