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底栖动物对稻田生境变化的响应及其安全性,本文以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通过湖南省湘潭市湘乡东郊乡上花村水稻种植区进行3年关于稻田生境三个方面实验研究。通过稻田底栖动物个体数量、物种丰富度、群落相似性、均匀性指数、优势种分布、群落多样性指数以及优势集中性指数分析,得到相关结论,以期为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提供参考性依据。1、施用有机肥提高稻田土壤相关元素含量稻田施用有机肥-施能牌“根果旺”复合微生物菌肥提高稻田土壤肥力,明显增加稻田土壤有效磷、碱解氮、全氮、有机质、全钾含量。与化肥比较,复合微生物菌肥更能有效地保持稻田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同时实验数据显示两类稻田速效钾含量下降幅度较大,可以建议今后有机肥增加钾肥比例,化肥注重增施钾肥,以保持土壤营养所需。2、施用有机肥对稻田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与生态安全性试验周期2017年、2018年种植一季稻。2017年RPOM采集底栖动物17种,RPCF采集底栖动物19种,13种共同物种,群落相似性为0.8263。RPOM与RPCF稻田优势种均为4种,2种共同优势种。2018年RPOM和RPCF稻田均采集底栖动物16种,共同物种11种,群落相似性为0.6875。RPOM优势种1种,RPCF优势种2种,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共同优势种。稻田底栖动物各项参数显示:与施用化肥比较,稻田使用施能牌“根果旺”复合微生物菌肥,在群落整体上对稻田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结构、群落的多样性、优势种的组成以及群落均匀性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对单位体积内的底栖动物个体数量有显著影响,即显著减少优势种霍甫水丝蚓个体数量,对其他底栖动物的物种及个体数量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3、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田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与生态安全性实验周期2018年种植早稻和晚稻,每季种植三个不同品种水稻。早稻JY433采集29种底栖动物、TY535采集20种底栖动物、WFY317采集21种底栖动物,14种共同物种。晚稻LY228采集20种底栖动物、YY518采集17种底栖动物、5YYZ采集24种底栖动物,13种共同物种。早稻3个品种中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hoffmeisteri.为三组稻田绝对优势种,并且各个品种优势种没有明显差异。晚稻三个品种中贝蠓Bezzis sp.、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三组稻田绝对优势种。实验参数显示:早稻与晚稻各品种对稻田底栖动物群落总体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如物种组成、优势种组成均没有显著差异,群落相似性高,但JY433品种稻田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与单位样方体积中的个体数量明显高于TY535与5FY317;晚稻品种5YYZ稻田中的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LY288与YY518。4、高异质性边缘生境对稻田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与生态安全性实验周期2018年和2019年,2018年HHR采集10种底栖动物,LHR采集12种底栖动物,7种共同物种,群落相似性为0.6364。2019年HHR采集12种底栖动物,LHR采集13种底栖动物,11种共有的物种,两生境群落相似性为0.8800。各项参数显示:HHR与LHR的底栖动物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高。但HHR的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单位样方体积的个体数量均低于LHR;多样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为HHR高于LHR,优势集中性指数HHR低于LHR,但均没有明显差异。从时间动态分析,孕穗期的个体数量为HHR极显著或显著低于LHR。高异质性生境环境有助于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群落的发展和生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