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文化误读的产生与接受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lai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交流活动。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而语言则是文化的载体,所以作为语际交流手段的翻译,不仅是语言信息的转换过程,更是文化信息的移植。德国16世纪著名的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的存在。由于文化的差异性,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读在所难免。“误读”这一概念原本是阅读活动中的一种现象。它是指读者对其阅读活动的对象,即文本的不正确理解或创造性阐释。文化误读是指对自己本族或其他民族文化中的某些生僻或普遍问题产生误解的现象。本文将分析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译语国家的接受情况,这里的所讨论的文化误读主要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他者文化的有意或无意改写,而不是指一个简单的错误或失误。传统翻译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源文本与目标文本的关系上,忠实和对等是翻译标准的关键。学者们大都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作品本身而忽略了读者的接受。本文主要建立在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理论的基础上,读者的作用进一步受到重视。在文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误译的产生源于诸多因素。一方面,文化差异及文本的历史性、不确定性使得误读成为必然。另一方面,由于理解的历史性,文化误译现象不可避免;偏见的存在说明翻译不是对原作的简单复制,而是译者对原作的创造性叛逆;译者的当下视域很难与原作者的视域完全融合,文化过滤现象无法避免;译文的读者不是原作的隐含读者;期待视野的存在决定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由引言、四个章节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从整体上介绍了文化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这一现象的意义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第一章阐述什么是文化和文化误读以及文化误读的分类,为理解文化的复杂性和引起文化误读现象客观因素提供基础。第二章阐述了全文的理论依据。运用哲学阐释学、接受美学和操纵流派的观点,分析了文化误读现象存在的可能性。第三章论述了导致文化误读的主、客观因素。作者、译者和读者等主观因素与文化差异等客观因素最终导致文化误读。第四章从接受环境、个体差异和译语国家的需要三个方面对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在译入语国家的接受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进一步探讨。它把我们的焦点从语言细节转移到译本在译入语国家的功能上。第五章分析了文化误读的积极和消极意义。文化误读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文化交流,应尽量避免。但文化误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其积极意义。在文学史上,误读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它引起了某一文学运动或使某一类作者成为某文学学派的先驱。结语部分指出翻译作为文化性很强的活动,应该放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评价。文化误读作为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应该予以正确看待。而且文化误读对于翻译研究、评论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译界对之更应予以重视。
其他文献
食用菌兼具营养及药用价值,被全球公认为是良好的营养来源,其产品广受市场关注。食用菌的保鲜技术也在进一步发展之中。本文对食用菌物理保鲜技术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提出其发
随着部分上市公司出现了一些破产、违规等负面事件,其内部控制信息逐步开始并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建立符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尤为重要。
我国电影业主要以股本融资为主,融资金额有限;大部分国有中小电影制作公司依赖国家电影相关基金资助。股本融资是投资者出资制作电影,投资者来自于各行各业,在认为电影有利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自身经济管理利益的需要,各上市企业急需提升自身的会计信息质量,因此迫切的要求企业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要求设计一套完善的会计制度。除此之外,
"两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方针,探讨在"两创"方针指导下建设中医药文化品牌。从针养、水养、气养、药养、食养、心养这六方面理念所形成的中医药文化养生产业链,分析"
个人消费信贷是商业银行获取盈利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本文深入分析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的表现
【目的】筛选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相关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及其共表达基因,并验证其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筛选943例RNA-seq数据信息:(837
为探索大马士革玫瑰(Rosa damascena Mill.)在我国华东地区适应性种植的模式,本课题对原产地和浙江安吉丘陵地带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对比的前提下,将大马士革玫瑰进行
体育是培养新世纪高质量人才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和手段,而学校体育是人们学习体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最重要的人生阶段,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专利权成为提升当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因素,对专利权保护的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对商业方法的保护模式是一个颇具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