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阐释学角度论译者主体性——林译《浮生六记》个案分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并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在哲学的关照下,学者们开始将阐释学运用于翻译研究(杨武能,1998;谢天振,2000;吕俊,2000;张德让,2001;袁莉,2002;屠国元,2003)。不论是否同意译者是不是翻译主体,但是,学者们一致认为译者处在阐释循环的中心位置。笔者拟从现代阐释学的角度,对译者主体性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文章拟从偏见观、视域融合两个阐释学的核心概念出发,分析译者在翻译中体现的能动性,进而结合翻译阐释学者斯坦纳的翻译阐释四步骤对译者在此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且以此理论分析研究林语堂的翻译作品《浮生六记》。 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阐述译者从幕后走向台前的过程。第二章界定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从阐释学的观点对译者主体性的存在和发挥,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根据伽达默尔的观点阐释学的前理解与偏见是历史性的存在,译者只有不断的调整视域并努力与原作者的视域叠合,但是视域融合并非易事,译者视域与作者视域经常相互碰撞、排斥,结果免不了用译语文化归化、过滤原语文本。斯坦纳吸收了现代阐释学的观点,并在其《阐释的运作》中提出了阐释的步骤。第三章从阐释学的角度,按照斯坦纳的阐释四步骤即: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来——考量译者在翻译《浮生六记》中,主体性具体的发挥的问题,以期将此个案研究推向了一个较深入的层面。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高校基层党组织处在高校工作的第一线,是党联系高校教职工和大学生的桥梁,肩负着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具体实施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任务, The
期刊
石黑一雄是当代英国最负盛誉的作家之一,常与拉什迪、奈保尔并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2017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并迅速成为当今时代一名重要的文化人物。石黑一雄的第五
期刊
期刊
所谓“信息”,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人们通用的概念,指任何话语,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句组或者整个语篇;另一种是作为术语概念的信息,常见于交际理论的著作中,专指获得关于客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戴·塞林格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叙述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三天的游荡经历,揭露了二战后美
“教育全球化”是在当今全球化总趋势下,发生在教育领域的跨国互动,是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教育全球化不仅为整个人类的教育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