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

被引量 : 34次 | 上传用户:hu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与劳动力流动几乎是与人类社会同时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二者并不存在明显的依存关系。只是到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引起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导致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与此同时,工业化进程中生产技术的改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对流向城市现代工业的农村劳动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育与劳动力流动日益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教育所能提供的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十分有限,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教育与劳动力流动不相适应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的演变轨迹、特点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促进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相适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全文共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是提出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现状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其目的在于论证和说明,教育与劳动力流动是一个集合概念;教育与劳动力流动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的关联性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尽相同;教育与劳动力流动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教育可以促进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会产生教育需求,在劳动力流动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劳动力流动因而受阻时,会出现教育与劳动力流动不相适应的情况,称为教育与劳动力流动问题。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章,主要对教育与劳动力流动历史的回顾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其中,第二章将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与劳动力流动历史划分为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两个阶段,着重分析了不同阶段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流动的状况,考察了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的发展历程,发现劳动力流动会形成强烈的教育需求,教育对促进劳动力顺利、平稳流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认为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是推动教育适应劳动力流动的主导力量,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和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适应劳动力流动的必然要求。第三章将我国教育与劳动力流动历史划分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着重研究了我国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的曲折经历。在前两个阶段上,我国教育与劳动力流动演变轨迹明显偏离工业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与劳动力流动走上正轨。教育推动劳动力流动的作用增强,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新特点,二者间不相适应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五章,是就我国教育与劳动力流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寻求促进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相适应的策略。其中,第四章是对我国教育与劳动力流动问题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咨询业的发展尚存在不少问题,如咨询业市场和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咨询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咨询技术手段及管理理念落后,咨询业发展缺乏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咨询市
企业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合作契约,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共同创造企业的价值。随着人力资本在新经济时代作用的日益凸显,有关人力资本贡献价值的度量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特
优秀的企业战略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一个长期的规划,从而使企业在外部商业环境的变化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内部优势,促使企业保持持久、稳定的发展。转制期的国有汽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德经济合作日渐紧密,德国优良的投资环境不断地吸引着中国企业赴德投资。2015年以来,中国企业对德投资情况逐步进入了德国主流媒体的报道视线。2016年,由于中国企业对德并购规模和并购数量的激增,尤其是在美的给库卡发出收购要约之后,中国企业对德投资一度成为德国媒体的报道焦点,同时也引起了德国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中国将买空德国”、“中国将取代德国的高科技国家地位”等言论甚
网络蠕虫的频繁爆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其逐渐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网络蠕虫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准确的刻画蠕虫传播特性,这是蠕虫防治研究的基础。本文主要利
通过对62例大学生心输出量、最大吸氧量等指标在递增负荷后的变化,讨论SV(每搏输出量)、CO(每分输出量)、VO2max(最大摄氧量)、VAT(通气无氧阈)、HR(心率)等有关指标变化规律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项目风险中的筹资风险,引入了一部分企业筹资风险管理的内容,也结合了财务管理的一部分理论。首先介绍项目筹资风险的概念和种类,分析了产生项目筹资风险的
目的探讨新生儿耳道发射听力筛查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对我院2009年07月至2010年12月出生的100名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进行听力筛查。检查前做好环境和检查器
古代医家将对气运行规律的探讨和五行学说结合起来,阐释气候变化与疫情发生的相互关系,建构成“五运六气”学说。促使人们深入地探讨人的生命过程和自然界各种自然因素的关系。
小额诉讼立法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单纯禁止上诉,另一种是分化出专门的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强化当事人程序权利保障仍然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程序设置原则化有着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