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黑碳排放的气候效应及其敏感性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s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碳(BC)气溶胶形成于含碳物质的燃烧过程,作为含碳气溶胶的重要组分,它对可见光到红外波段范围的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能够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进而对气候产生影响。中国地区BC排放量大,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式RIEMS2.0以及王勤耕教授提供的最新的中国2020年、2030年预测BC排放清单,对BC的相关分布及气候效应进行模拟,分析BC辐射强迫以及气候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工业、火电、交通、民用四个主要人为源产生的BC气候效应的差异。为了更完善的描述BC排放的月变化,将RIEMS2.0的排放源读取模块进行优化,逐月读取月平均BC排放源数据,进行BC浓度以及气候效应的模拟并着重分析季节差异。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IEMS2.0,采用敏感性试验的方法,结合未来2020年、2030年中国黑碳排放的情景清单,模拟2020年、2030年中国的黑碳浓度与气候效应,与2010年的排放源模拟结果相比较,分析评估黑碳的减排对中国气候效应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2020年、2030年BC排放量明显减小,中国区域BC排放总量分别为618.25、299.25Gg/year,排放的空间分布与2010年相似,主要的排放区域位于华北、华中以及四川盆地地区。2020年BC年平均地面浓度空间分布不均匀,大值区位于北京至河北省的南部,2020年与2010年相比华北、江苏南部、湖北东部以及四川盆地BC浓度有4μg/m3左右的下降。2030年BC地面浓度进一步下降,浓度高值区域基本与2020年一致。2030年京津冀、山东省、山西北部、河南北部地区BC地面浓度比2020年下降1μg/m3。(2)2020年,华北、四川盆地以及甘肃省为BC辐射强迫大值区,2030年辐射强迫的空间分布与2020年相似。2010年至2030年,中国大部分地区大气顶辐射强迫、柱辐射强迫减小,地面辐射强迫数值减小。辐射强迫在不同季节的差异较大,三种云天直接辐射强迫区域平均值数值均为冬季最大,春、秋季其次,夏季数值最小。(3)2010年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BC引起的气温改变表现为正变化,升温的大值中心在安徽西部、河南南部以及四川盆地、云南东南部地区,安徽、河南BC气溶胶引起的升温幅度达到0.2K,东部渤海、黄海地区也有0.04~0.12K的升温。2020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贵州等地仍然为升温效应,山东半岛外海域有0.04~0.08K的升温,2030年四川省东南部有0.24K左右的强烈升温,山东至江苏一带东部海域有0.08K左右的升温,但在浙江以东的区域则有0~-0.04K的降温。分别使用工业、火电、交通、民用单行业的排放源数据进行模拟,分析2020年各行业BC排放的辐射效应以及气候效应。可以得到:2020年,民用行业为四个行业中BC排放总量最大的一个行业,工业和交通次之,BC排放总量最小的行业为火电行业,比其他行业的BC排放量小两个量级。从对总体区域平均BC地面浓度以及柱浓度考虑,民用行业贡献最大,工业和交通次之,火电行业贡献最小。四个行业BC引起的气温变化与BC辐射强迫的分布并不完全呈现出对应的线性关系。夏季BC引起的变温范围比冬季大很多,夏季温度变化的空间分布相对更加复杂。夏季中国受到季风影响以及活跃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活动,BC的长距离传输较为困难且易通过湿清除过程沉降,更多的升降温效应发生在陆地上,并且效果较复杂。不同行业的BC冬季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东部地区普遍引起弱的升温,这种升温的效果受到冬季西风带的影响有东传的趋势。四类人为源BC排放的行业均在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引起了负的降水量变化,而在长江以南则对应出现了降水增加的区域。为了更加完善的描述BC排放强度的月变化,修改RIEMS2.0模式读取排放源的模块,逐月读取数据进行当月的排放量初始化,并用完善后的模式再次模拟2020年BC气候效应,主要分析采用月平均排放源以后BC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的季节差异。分析发现,对于不同季节,春季、冬季在用年平均排放源时大部分地区的地面浓度是高估的,而夏季和秋季部分地区则为明显的低估,尤其夏季青海东部以及秋季东北地区的秸秆露天燃烧导致BC浓度上升的季节变化信号在考虑排放源月变化以后有所突出。四个季节大气顶辐射强迫在整个模拟域内的变化范围差异较大,春季为0~1.1 W/m2,在华北地区、东北以及四川大气顶辐射强迫较大;夏季全国大气顶辐射强迫变化范围为0~1.5 W/m2,青海省东部由于露天秸秆燃烧造成了 1.454W/m2的正辐射强迫;秋季为0~0.8W/m2,秋季华北、东北地区正的大气顶辐射强迫高值区非常明显;冬季为0~1.6 W/m2。夏季B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东北、四川盆地为普遍的升温效应,华中地区为降温。秋季升温的大值中心位于安徽北部至河南,辐射至山东、山西等地有大于0.1K的升温。冬季BC对整个中国东部地区为普遍的升温作用,但升温幅度较小。考虑排放源月变化以后区分不同季节,夏季BC导致长江以北有-0.8mm/day以上的降水减少,长江以南则有0.8mm/day的降水量的增加,而山东、山西北部、北京附近为降水量减少的高值区域。这一结果与前人提出的BC对中国夏季南涝北旱的影响较为一致。
其他文献
声子晶体作为一种结构独特的人工周期性复合材料,对弹性波的传播具有多种调控特性,因此在声波导、便携式设备和无线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围绕具有机电耦
我国电力能源及负荷分布不均,西部电源丰富,而电力负荷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我国西电东送的格局,给我国电力输送带来了巨大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网也在蓬勃发展,
高压电脉冲破岩技术是一种具有极高发展前景的新型破岩技术,它相较于传统破岩技术具有节能、高效等特点。本文从岩石的电击穿入手,分析了岩石的组成和联接方式对高压电脉冲下
近年来,无人机由于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操控等优点,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据中国民航航空局统计,2019年,国内注册无人机超过39.2万架,无人机商业飞行125万小时。伴随无人
对高强度结构钢S690轴压柱的抗火性能的研究可分成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恒温加载的方式,研究钢柱高温下的稳定承载力Ncr,T;第二种是通过恒载升温的方式,将钢柱置于一个火灾升温的环境中,研究钢柱火灾下的临界温度Tcr,本文将通过这两种方式研究高强度结构钢S690轴压柱的抗火性能。现有的抗火设计规范均是基于大量普通碳素钢构件的试验研究和数值研究所修订,对于高强度结构钢尚没有具体的设计方法。本文采用数
随着新能源等分布式电源的大量并网,插电式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高等,随机性成为了电力系统的显著特性之一。以往由于随机性并不突出,暂态稳定分析多采用确定性的模型和方
具有新颖结构的3d-4f金属配合物在光学材料、磁性材料和生物学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已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Ln3+离子的独特发光特性,高配位数和灵活的配位几何形状,通常
气凝胶(Aerogel)是一种新兴材料,由于自身的低密度、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等特点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粘土气凝胶相较于传统气凝胶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原料丰富,生物
近年来,随着汽车普及率的不断提升,交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因此,无人驾驶系统的研究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焦点。在计算机视觉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的帮助下实现驾驶环境的三维
根据铸轧3102合金空调箔熔炼生产特点,在确保铸轧坯料质量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使用环保型颗粒状精炼剂替代传统粉末混合精炼剂和含氯液体精炼剂,经过对比试验发现:使用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