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荧光碳量子点的适配体传感器构建与农残检测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rayspark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量子点是一种类球型的表面含有丰富官能团的零维碳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家族中的新成员。碳量子点由于其低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发光性能,已成为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碳量子点材料的深入研究,碳量子点不断被应用于光电学、催化、生物成像等方面。其中,碳量子点独特的光学性能深受科研工作者的青睐。近年来,一些学者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特异识别能力和碳量子点独特的荧光特性,建立了能快速检测小分子物质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因其检测限高、识别特异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检测、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在许多快速检测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因此,本课题研究内容以碳量子点荧光为研究基础,结合具有高特异性识别靶物质的核酸适配体,应用不同的荧光猝灭剂,在不同的碳量子点荧光猝灭机制上构建两种不同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银纳米颗粒(AgNPs)与柠檬酸-乙二胺碳量子点之间的FRET效应,结合核酸适配体SS24-S-35序列特异性识别乐果的特性,建立了一种适用于乐果农药检测的新型荧光适配体传感方法。当传感体系中无目标农药时,核酸适配体无法包裹在AgNPs表面使其稳定分散于高浓度NaCl溶液中,此时AgNPs无法猝灭传感体系中的碳量子点荧光;当向荧光传感体系中加入乐果农药时,核酸适配体可以通过特异性识别能力与乐果农药相结合,二者形成的复合物可以与AgNPs相互作用使其稳定存在于高浓高度NaCl环境中,导致荧光适配体传感体系的荧光被猝灭,且传感体系的荧光猝灭程度与加入乐果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由此建立了一种能够特异性检测乐果农药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此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对乐果农药的线性检测范围为6~200μg/L,最低检测限为2.24μg/L,裸眼检出限为40μg/L。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此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它竞争性农药对乐果的检测无明显干扰。而且该荧光适配体传感器适用于实际样品中乐果的检测,其加标回收率为85.1%~105%。(2)利用金纳米颗粒(AuNPs)与柠檬酸-乙二胺碳量子点之间的IFE效应,结合核酸适配体能特异性识多菌灵农药的特性,构建了一种基于碳量子点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多菌灵农药,实现了多菌灵农药荧光检测方法的创新。当荧光检测传感体系中没有多菌灵农药时,核酸适配体CZ-13序列包裹AuNPs粒子稳定分散于检测体系中,并通过AuNPs与碳量子点之间的IFE效应猝灭碳量子点荧光。此时传感体系处于弱荧光信号状态;当向检测体系中加入多菌灵农药时,核酸适配体CZ-13序列优先和目标农药特异性结合,导致AuNPs暴露在高浓度NaCl的环境中并产生聚集效应,此时荧光适配体传感体系处于强荧光信号状态,而且传感体系的荧光恢复程度和多菌灵农药的浓度成正相关。因此,我们可通过记录此检测传感体系中的荧光强度变化来实现对多菌灵农药的检测。此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对多菌灵农药具有高选择性,可以实现对多菌灵农药的高灵敏度定量检测和可视化定性检测,对多菌灵的检出限为6.34μg/L,线性检测范围为10~200μg/L,裸眼检出限为100μg/L。将此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多菌灵农药的检测,回收率为86%~98.7%。本论文以碳量子点荧光为传感器的信号元件,核酸适配体为传感器的识别元件,通过不同猝灭剂与碳量子点之间的荧光猝灭机制,构建了两种不同的检测农药的新型荧光适配体传感体系。它们均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过程简单和经济成本低等优点,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配电网线路结构复杂,类型众多,运行条件较恶劣,极易发生短路故障,其中绝大多数为单相接地故障,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分布式电源的不断接入,未来配电网将发展成为功率可双向流动的复杂有源网络。现有的故障诊断和定位方案多依赖于电压、电流的幅角信息或者局部分区内的元件开关状态,而且各节点、各类数据源未能同步,无法从全局角度综合多源信息实现更为准确的故障诊断,难以满足智能配电网对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随着同步量
实用类作文是日常生活中信息传递和人际交往的工具,实用文写作是学生日后学习和生活中所要掌握的一项必要技能。但实用文写作教学作为写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未受到应有关注,其交际性与实用性在教学中也被弱化,因此,应积极探索适用于实用文写作的写作教学方式。实用文作为交际性、实用性极强的文体,与交际语境写作注重现实性、交际性的交际语境创设有共性,将实用文写作教学置于交际语境写作下,为实用文提供有效的指导
摘要:“文翁兴学”为汉代文翁在蜀地发展教育、兴办官学以促进蜀地由野蛮落后走向开化文明的历程。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文翁兴学”的历史经验对发展西部民族教育具有借鉴作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宏观包容的政治环境是西部民族教育發展的根本;任用有优良素养的教育主管官员是西部民族教育发展的关键;科学系统的教育管理举措是西部民族教育发展的推进器。  关键词:文翁兴学;西部民族教育;教
金川镍冶炼系统每年产生约160万吨含铁镍渣,这些弃渣含有铁、镍、铜等有价金属,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可利用二次资源。但是,金川公司在镍废渣综合利用中发现,渣中铁主要以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提升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在每一个家庭中,母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品德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基于此,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西固区
报纸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肉牛生产国,以本地黄牛为主,存栏数近1亿头,但存在体型小,生产性能较低的缺点。为了改变现况,中国许多地区大量引进生长发育快、屠宰率和净肉率高的国外肉牛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催生着教育行业的新一轮变革。在新要求、新观念、新技术的冲击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的现状正在颠覆传统教学。本文以教学过程的各个
云南省议会存在大约十二年左右,对于云南近代政治的发展和云南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影响。从选举方式来看,更趋于民主,通过投票选举,保持公平性。从议员来看,云南省议会议员整体上积极热衷于议会的活动,积极参与政治。从议案来看,四届云南省议会提出的议案涉及范围广泛,军事、政治、经济、民生、社会等方面,推动了近代云南社会的发展。虽然云南省议会自身存在一些问题,但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