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屋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不仅具有消费品的属性,同时还作为一种资产被家庭部门持有,房屋价格上涨表明资产价值上升,会带来居民财富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以来处于较低的水平,近年来我国的房价水平不断攀升,不但没有带动消费水平的提高,反而出现了房价水平和消费水平的背离,因此在我国探讨房价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相关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层面来看,通过研究居民消费函数和消费理论以及房地产财富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产生机制,能够把握房价影响消费的内在传导途径。从现实层面来看,我国居民对房屋具有特殊的偏好,一个家庭为了购置房屋而进行的储蓄可能挤出了消费;房屋财产具有不可分割性,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房价上涨时家庭不能在金融市场上将房屋变现,实际财富值并未增加;此外房价的不合理上涨会加剧我国财富分配的不平等问题,导致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内需低迷。本文首先回顾了关于房价对消费影响的理论研究,发现财富效应和挤出效应的相对大小决定了房地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对我国高房价的研究表明我国的房价泡沫将从各方面阻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而对消费产生间接挤出效应;一些研究利用宏观或者微观数据,得出了房价上涨能够直接地挤出居民消费,或者房价对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面临一个阈值。对于我国的低消费,已有的研究大多从我国居民的储蓄偏好、人口结构等历史视角加以考察;·另外一些.研究开始着眼于空间视角,探讨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以及劳动力资源流动受阻对消费水平的影Ⅱ响。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认为我国房价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相关关系具有空间特征,在实证研究中考虑变量的空间相关性,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二者的关系。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传统计量经济学的基础上将变量的空间依赖性加以考虑,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恰当合理的计量工具。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搜集1999年以来我国省际年度经济指标,构建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在对整体数据的描述性统计中发现,我国东部省份的发展在各方面优于中西部省份,具体表现为高收入水平、高消费水平、高房价以及高市场化水平的现象在东部省份聚集。对消费数据和房价数据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相关性的检验结果表明,二者确实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因此在计量模型中加入空间相关因素符合数据的结构特征。本文对不同空间计量模型形式进行了事前和事后检验,最终确定考虑时间和空间固定效应的空间自相关模型适合本研究的开展;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考察了我国房价水平变动对消费水平造成的直接、间接和总体空间效应,并得出了重要的结论。本文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得出了以下基本结论:(1)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居民消费在不同省份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从消费的局部空间集聚性来看,东部沿海省份主要表现为高水平消费的集聚,中西部省份则主要表现为低水平消费的集聚。(2)在全国范围内,房价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显著存在,从局部空间特征来看,东部沿海省份和城市同样存在房价的高水平集聚,中西部地区同样发生了房价的低水平集聚,东部沿海省份与其相邻的省份之间房价存在较大差距。(3)在全国范围内,房价水平的提高会刺激居民消费,同时,消费水平也与经济环境的各方面存在显著的正向或者负向相关性,通过构建房价和消费水平的SDM发现不同区域内房价变动对消费水平呈现出不同的影响方向。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较大,因此,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分别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1)对东部地区而言,要控制房价上涨,通过降低人口流动门槛以及合理规划,节约城市居民生活成本,提高居民消费水平;(2)对中西部地区而言,要逐步降低房地产库存,根据中西部不同省份的比较优势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实现经济均衡发展;(3)在全国范围内,要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