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锁骨远端切除在合并肩锁关节炎的肩袖撕裂修复中临床疗效Meta分析

来源 :承德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合并有肩锁关节炎的肩袖撕裂在肩部疾病中越来越常见。近些年多篇文献报道了对于合并有肩锁关节炎的肩袖撕裂的治疗方式,即关节镜下锁骨远端切除联合肩袖修复术与单独肩袖修复术。本文收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关节镜下锁骨远端切除在合并有肩锁关节炎的肩袖撕裂治疗修复的临床疗效,为合并肩锁关节炎的肩袖撕裂的手术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和万方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关于肩袖撕裂合并肩锁关节炎的相关研究文献,比较关节镜下锁骨远端切除联合肩袖撕裂修复术与关节镜下只进行肩袖撕裂修复未进行锁骨远端切除的临床疗效。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5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和临床对照研究(CCT)分别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和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指数量表(MINORS)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研究文献3篇,临床对照研究文献2篇,共计465例患者。对于肩袖撕裂合并肩锁关节炎患者中关节镜下锁骨远端切除联合肩袖修复术在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z=1.01,P=0.31,95%CI(-0.53,0.17)]、肩关节Constant评分[z=0.50,P=0.62,95%CI(-1.36,2.28)]、美国肩肘外科(ASES)评分[z=0.90,P=0.37,95%CI(-3.02,8.17)]、肩关节活动度[z=0.25,P=0.80,95%CI(-3.36,2.60)]、术后肩锁关节疼痛[z=1.21,P=0.23,95%CI(0.69,4.76)]、术后肩袖再撕裂方面[z=0.52,P=0.60,95%CI(0.33,1.89)]与未进行关节镜下锁骨远端切除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篇RCT文献均为低度偏倚风险,2篇CCT文献MINORS评分均为21分。结论:与单纯进行肩袖撕裂修复术相比较,关节镜下锁骨远端切除联合肩袖修复术在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优势,不推荐常规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材料学的发展,工程塑料作为一种新材料,越来越多地用于制造机械零部件。工程塑料零件的用途日益广泛,从手动工具到工业机械,从医疗器械到半导体设备,塑料零部件的某些优点
在城市越来越失去特色的今天,为了找回对城市的印象,我们必须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来。银川是我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地域特征及民族风情都十分独特。在建筑风格
历史教学通常是按年代与专题展开,包含大量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历史地图能够较好地展现这些历史信息,支持探究式的历史学习。历史教材中虽有不少历史地图,但由于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治疗肩锁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行肩关节镜治疗的23例肩锁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肩关节镜下肩锁关节分
钢琴协奏曲《山林》是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他的出现和成长对于中国钢琴艺术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充分运用西方作曲技巧与中国传统文
该文对雷诺数Re=100条件下两向自由单圆柱涡激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圆柱质量比为m*=2.0和m*=10.0,折合流速为U_r=2.0–10.0。研究发现,由于附加质量的影响显著,质量比m*=2.0工
站在代际研究的视角,以零零后的文化属性为切入点探讨未来消费趋势变迁。作为“去中心化”传播环境下成长的第一代人,零零后对于个人价值的理解,意识形态的认识,以及个性体验
GIS技术有着强大的空间定义能力和空间关系查询能力,将其应用于古籍数字化资源组织中,可以实现深度开发古籍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立体的资源展示方式。评述了GIS技术
利用GIS技术对西域文学史上的信息进行数字化集成,可供学习者、研究者查询资料、统计数据、生成地图,拓展西域文学研究的维度,深度开发西域文学的多元文化价值。
共情本是心理学概念,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在语文教学研究走向学理化的今天,笔者试图将“共情”这一心理学名词移植到语文教育研究中,为阅读教学提供心理学的视角。同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风貌,一线课堂并非单纯理论可以一言蔽之。教师是否做到了对学生的有效共情?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回应教师的共情?学生又是如何在教师指导下对教学文本中的作者以及人物进行共情呢……这些都是本文关注的问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