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重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将杠铃以双手举过头,举起的杠铃重量为胜负依据。举重项目作为我国奥运战略优势项目,为我国奥运军团在世界大赛上争金夺银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增多以及举重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对手与我国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被缩小。因此,为了继续保持我国举重项目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训练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对如何培养竞技举重后备人才便显得极为重要。举重属于无氧运动项目,目前对于青少年举重的训练方法和辅助练习都以无氧大强度专项练习为主,基层教练员往往忽视了小强度多次数的轻负荷训练。青少年业余体校,是我国训练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三级训练网中的基础环节,是我国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由于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大都要一边上学,一边进行训练,训练任务又很重,他们不能像专业队一样系统的训练,再加上基层教练都抱有急功近利的心理,从而采用大强度训练,从而达到快速提高成绩的目的。但首先是在青少年阶段不适宜大强度训练,其次大强度往往使年轻队员刚学习的技术变形,不能形成正确的技术习惯,严重影响年轻队员今后的发展。因此本项研究以轻负荷训练对青少年举重队专项成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举重队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通过六个月训练来分析和探讨小强度多次数训练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专项成绩的影响,从而为以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提供参考依据。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在经过6个多月的实验训练后,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数据得出以下结果:一、两种训练方法都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基本素质方面的影响起到积极作用,在纵跳成绩上两种训练方法都有提高,但是效果不显著(P>0.05)。在30米、俯卧撑和背力方面,实验前后成绩都呈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成绩提升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轻负荷训练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基本素质方面的提升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二、专项素质成绩方面也起到良好训练效果:除了实力推效果不显著以外,其他几项都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窄速拉和宽速拉分别由实验前的89.87±3.72和80.33±3.75增长为实验后的104.13±2.64和94.21±2.01实验前后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训练效果显著,且成绩提高幅度大于一般训练法;前蹲和后蹲成绩分别由实验前的89.27±2.46和104.26±1.53增长到实验后的100.41±4.15和115.13±2.75,实验前后成绩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训练效果显著,且成绩提高幅度大于一般训练法;窄硬举和宽硬举成绩分别由实验前的102.87±4.19和79.93±3.11增长为实验后的120.33±3.49和89.73±2.66,实验前后成绩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训练效果显著,且成绩提高幅度大于一般训练法;高抓和高翻分别由实验前的64.21±1.97和71.21±2.51提高到实验后的73.07±1.79和84.47±1.68,实验前后成绩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训练效果显著,且成绩提高幅度大于一般训练法。抓举和挺举分别由实验前的81.53±4.22和88.67±3.31提高到实验后的90.53±3.83和96.87±2.51,实验前后成绩呈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效果显著,而且提高的幅度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