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风景对话:维·苏·奈保尔作品的后殖民生态批评解读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j1990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苏·奈保尔三部作品《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1961)、《抵达之谜》(1987)以及《世间之路》(1994)中的风景描写作为切入点,并结合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具体分析文本中相关自然人文景观或环境所反映的殖民事实以及后殖民现状,解读殖民活动对于殖民地自然和人文生态的影响。风景作为殖民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在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重述殖民历史以及再现殖民事实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奈保尔作品中风景描写的后殖民生态批评解读,论文旨在进一步挖掘奈保尔作品的社会及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奈保尔研究的跨学科探索提供一些创新思路,充实奈保尔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细读文本的方式,通过对这三部作品中风景描写的梳理总结以及写作模式的对比,发掘奈保尔作品风景描写由单一到多元化的趋势,探究作品中风景表现出的殖民事实以及其在后殖民生态批评语境下的表现和应用,得出风景是殖民活动的见证者以及参与者的结论,以期望为奈保尔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为求结构平衡,论文除了引言和结论部分,主体共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针对一部作品中的风景描写进行后殖民生态批评解读。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风景描写在奈保尔作品中的体现以及作用,分析将风景描写与后殖民生态批评结合研究的可行性;论文主体的第一部分讨论《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特内尼达的风景描写,并结合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探讨殖民历史与风景的关系,殖民活动与风景的关系,社会公平与生态公平以及风景的动态化变化与殖民进程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抵达之谜》中的英国与特内尼达风景描写的切换,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风景与身份认同的关系,以及种族歧视与物种歧视的关系;第三部分涉及《世间之路》中世界范围内不同风景的探究,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展现殖民地风景及其历史,并从殖民活动的暴力性以及后殖民旅游业等方面展现殖民活动对生态的影响;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归纳奈保尔作品中风景写作模式的规律,及其与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结合研究的创新性,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提出试探性建议。
其他文献
阐述了降低真空系统漏气率的一些措施,包括真空系统设计中的结构设计、密封形式的选择、密封材质的选用等,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静密封结构,提高了真空系统的密封性能.
电竞选手的世界杯或奥运会  本次新闻发布会中,GMGC秘书长及WECG联合创始人宋炜向全球知名媒体发布了WECG的目标和愿景,公布了WECG2014的主要候选主办城市计划、赛事制作与转播计划、商业开发计划等,并宣布了本月底还将发布WECG第一个官方游戏比赛项目。WECG官方比赛类型将包含PC电脑游戏、Mobile移动游戏、console主机游戏等三大板块的游戏项目。宋炜先生坦言,WECG将是一个中
刀片服务器是目前服务器发展的趋势,具有众多优势.文章分析了一种基于Inter Xeon 5410处理器的刀片服务器组成,并重点对刀片服务器的硬件组成、计算刀片构架、硬件互联网络、
霍桑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呈现了他的伦理追求,包括他的代表作《红字》。通过对生活在压抑的清教社区的主要人物生活与心理的详细描述,作者试图反
本文假设,同传时如果译者声音与源语声音不重合,译者就可以产出更多的口译信息。借用Baddeley的工作记忆模型,本研究试图通过字幕化听力输入的方式研究发声抑制的现象。本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