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940-1947中国社会政治运动为视域,根据宪政话语与民主话语在书刊篇目中使用频率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了作为西方舶来品的宪政与民主理念在1940年代社会政治秩序建构中的角色、功能以及两个话语之间、话语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引论》简要回顾了学术史及本文研究的意义。“社会政治运动”的提法涵盖了体制内外的所有政治行为,动态的视角给研究者带来更宽的视野与论述空间。变迁与结构中的话语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中的数据库方法、知识社会学的方法等是本文方法论基础。
第一章《1940-1947期刊篇目中“宪政”、“民主”使用频率的分析》首先对使用材料和理论预设进行简要说明,然后揭示出“宪政”、“民主”频率变化所反映出的现象:“宪政”与“民主”的时效性、背离性和场域性。并提出问题:“宪政”与“民主”背离性形成的原因是二者内在的理论矛盾,还是外在的政治因素。“宪政”与“民主”是由哪些群体论说的,它们对表达者与听众有着怎样的社会政治意义等。
第二章《“宪政”、“民主”表达者和载体的政治背景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宪政”、“民主”的场域性。通过资料的整理与对比,站在韦伯“理想类型”意义上,发现“宪政”与“民主”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刊物上进行论说的。主张“宪政”的知识分子多是体制内知识分子。载体主要是陪都重庆有官方背景的专业理论性刊物。主张“民主”的知识分子多是具有“第三种力量”背景或亲共背景以及部分体制外知识分子。载体主要是昆明、上海等高校集中地的社会大众刊物。
第三章《“宪政”何为?》分析了“宪政”的社会政治意义。“宪政”作为建国目标,与孙中山“建国”三部曲理论对中国社会秩序建构的初步设想以及建国理论“正统”化的政治功能有关。“宪政”作为政治动员的一种“议题”,和“抗战”、“建国”问题有紧密联系。以1940、1944年宪政运动为例,可以看出国民党一直调动各种资源试图牢牢把握“宪政”制度化的主导权,并且用各种办法将民间宪政呼声纳入到体制内渠道予以化解。因此,宪政成为消解“民主”诉求手段的工具,通过对“宪政”话语权的控制与垄断,将“民主”转化为“民意”,强化自身的政治合法性。
第四章《“民主”何为?》分析了“民主”的社会政治意义。“民主”是在野党对抗国民党“法统”话语的工具。“法统”立足法律体系内部和法律秩序本身,而“民主”则超越法律,对国民党统治秩序本身的正当性提出抨击。“民主”也是表达权利的一种方式。在野党痛斥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表达自己参政愿望,将“民主”转化为“有饭大家吃”的权利(特别是参政权)诉求。毛泽东所谓“宪政是民主政治”的论断,则受孙中山将宪政解读为民主的影响。
结语《“宪政”与“民主”:曲调未谐的变奏》,提出“宪政”与“民主”背离现象的背后是目的同一性的实质。“宪政”与“民主”是两个不同的“能指”,但很大程度上指向一个同样的“所指”。背离性与同一性看似矛盾,其实是统一的。站在表达的角度即从现象上看,主要是两个群体在分别使用这两个“话语”。但从表达的实质内容上看,“宪政”和“民主”表达了同一个意义:建立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既要有一种可操作性的制度框架,又要具有某种道德号召力,具备正当性的价值指引功能。“宪政是民主政治”这种话语上的含混,不仅反映了近代以来的知识引进运动对我们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改变,而且反映了中国人对宪政与民主的“实用主义”立场。这种立场以及中国近代面临着的“道统”与“政统”的分裂,信仰与权威的冲突,自由与秩序的矛盾,都是中国社会秩序建构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