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的生存困境——权力视角下《人性的污点》分析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利普·罗斯创作了多部作品,涵盖种族身份、性别、犹太人大屠杀、后现代主义、人类精神等多种主题。小说《人性的污点》(2000)是其中之一。关于它的研究主要从身份、道德、写作技巧等方面展开,而从权力理论角度展开的研究较少。通过《人性的污点》,罗斯所要展示的是他对弱势群体、乃至整个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   鉴于罗斯和福柯都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边缘人生存的关切,而且污点和权力都无所不在地存在于社会之中,本文试图从权力理论角度出发研究《人性的污点》。小说中人物在权力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分别由他们与种族权力、父权和规范权力的对抗而展现。由于种族权力的压制,科尔曼·希尔克成为了边缘人,他积极对抗、构建新身份、开始了作为非白非黑的“杂糅者”的生活。由于父权的压迫,福尼娅·法利同样被边缘化,反抗中,她假想与鸟类成婚,隐喻其逃脱男性控制,此后佯作服从、实则独立地生存于男性社会之中。由于规范权力的影响,作为退伍老兵的莱斯特·法利被主导者和众人排斥,他配合参加康复活动、积极达到心境平和的状态。通过这些边缘人的经历,罗斯展示并且激发了对于边缘人的关注。此外,罗斯也展现了他对人性、平等、自由等内容的深度思考。
其他文献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1940-)是南非裔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于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颠沛流离,游走于南非、英国、美国,2002年移民澳大利亚。库切流散的人生经历赋予了
本研究使用EBSCO数据库统计选取2016年9月期间的新华社和美联社经济类新闻报道,从中各选取10篇关于2016 G20杭州峰会的新闻报道作为此次经济类新闻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语料,基于Fa
傅雷在漫漫译途上,苦心孤诣,默默奋斗三十多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他完成译作三十三部,共五百余万言,主要作品译自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梅里美等名家,其中傅译巴尔扎
假如存在一种“完美”的运算放大器,它应具有:无限输入阻抗;零输出阻抗;无限增益和带宽;零噪声;无限快速脉冲响应以及表示DC条件下理想精度的零位漂移等特性。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从事提供外界通信链的工程师一定涉及某种形式的安全性。如果要保护电表数据,一个简单的密码也许就能搞定。但是,如果试图用南极冰滩上的遥控设备彻底把电脑黑客和入侵者拒绝于命令——控制链之外,就需要更安全的嵌入式系统。安全性必须从设计团队确定系统架构的开始就考虑。但更经常的情况是,工程师要么在设计的最后才考虑安全性,要么考虑了安全性,但是低估了他们的系统对安全性的需求。
樋口一叶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女作家,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她的一生虽然极其短暂,却为我们留下《十三夜》、《青梅竹马》、《浊流》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
长期以来,传统翻译理论重在以原文和作者为导向,侧重对翻译性质、翻译标准、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的研究,在西方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之前,译者始终处于翻译主体研究的边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