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重,解决温室效应全球瞩目,发展低碳经济已经引起国际共鸣,近年来,对碳减排的呼声日益高涨。据统计,2006年我国以占全球四分之一的碳排放量成为世界最大CO2排放国。面对来自国际社会的巨大减排压力,本着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我国承诺于2030年左右使CO2排放达到峰值并力争早日实现。与此同时,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发布多部能源规划和产业政策、开展低碳省区与低碳城市试点和碳排放交易试点、设立全国低碳日……由此可见我国碳减排决心之重大,发展低碳经济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低碳背景下,能源革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对能源行业影响深远,能源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革,资源依赖、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能源企业逐渐丧失竞争优势。新形势下,传统能源企业必须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纳入企业战略层面予以高度重视,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探寻合适的企业发展道路,寻求企业自身稳健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供应。陕西省是我国首批低碳试点省市中的唯一能源大省,凭借资源优势,能源企业发展迅猛,但能源的大量消耗也导致了经济增长与环境和资源之间的显著矛盾,如何在保障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基础上实现碳减排,能源企业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选取陕西省能源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陕西省经济社会概况和能源企业发展现况,指出陕西省能源企业目前的高碳发展模式与国家倡导的绿色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违背,阐明陕西省能源企业战略转型的现实必要性。并以“延长石油集团”和“陕煤化工集团”为典型案例,基于扎根理论对低碳背景下陕西省能源企业的战略转型路径进行探索。研究表明,面对环境规制的压力,陕西省能源企业应综合考虑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坚持政策导向提早布局、科学谋划,遵循由外延式发展型向内涵式发展型转变、由高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由单一产业主导型向多元产业综合发展型转变、由环境污染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的战略转型指导原则。通过生产转型、管控提升和技术创新三大路径调整企业经营模式、转变企业发展方向,促成企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内涵发展型转变,抓住低碳发展大势,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