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改善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建设工程方面的立法也在逐步完善中,形成了由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构成的建设工程领域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在调整、规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责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建设工程合同是复合性合同,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其中最重要的、履行合同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矛盾与纠纷的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周期长,工程承包人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工程质量要求高,合同履行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履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违约行为,都可能酿成纠纷。确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体的法律责任时,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往往复杂,过错责任及法律责任的承担相互交叉,需要确定诉讼参与人,分析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效力等问题,才能认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体的法律责任。近年来,我国建筑市场的管理秩序比较混乱,政府相关部门在履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监管上存在严重的缺失,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大量存在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承揽工程等现象。造成施工中偷工减料,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等社会问题。所以,合理确认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主体的法律责任,有助于对履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违法承揽工程的行为进行制裁。因此,研究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责任问题尤为重要。履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多种形式的违法承揽工程现象,造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责任主体的复杂性,法律责任形式的多样性。我国规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责任的法律规范存在滞后性,存在法律规范上的空白,法律规定上的模糊,使理论上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责任的诸多问题存在分歧和争鸣,司法实践中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责任的承担上存在同案不同判等现象。综合立法上、司法上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法律责任的主体、法律责任的内容、法律责任的形式三个方面。研究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责任问题的目的是制裁履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违法行为,保护合法权益,促使我国的建筑业市场逐步迈入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