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传》和《墉城集仙录》审美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xiang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站在道教史传的角度,秉循道教审美的视野与立场,来探寻葛洪和杜光庭在《神仙传》和《墉城集仙录》中所展现的“道”与“美”。
  在绪论部分,作者运用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视角相结合的方法,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旨在表明:葛洪和杜光庭的信仰立场决定了他们在《神仙传》与《墉城集仙录》中的审美立场和在书中“美”的显现方式。通过对这两本书的审美研究来看葛洪和杜光庭二人如何以怀着敬畏与亲近的心来描述信仰的对象;通过信仰对象“美”的显现,来看他们如何向宗教理想的延伸与靠近和宗教情感表达与宣泄,同时也展现出这两本书所承载的关于信仰光照下的“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神圣与世俗。
  第一章是为第二章和第三章对《神仙传》与《墉城集仙录》的审美研究全面展开的铺垫,是观念的奠基,必须摆在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具体分析展开之前。第一、二节指出在本文中《神仙传》与《墉城集仙录》以具有道教史传意义的神仙传记这样一种身份而出场,清楚的表明了,作为信仰者,葛洪和杜光庭将神仙“事迹”的一种记载纳入了“史传”的范畴,亦是对神仙及神仙世界真实性、有效性和神圣性的“实例”确认,后者还延伸到了对神仙世界的建构。第三节,阐述了关于《神仙传》和《墉城集仙录》中的主人翁们如何绽放出自身对“道”的显现方式:人对“生”的追求以及伴随“生”而来的“力”的诉求,而“美”是亦是在“生”与“力”的显现过程中而展现的。第四节通过《神仙传》和《墉城集仙录》与《搜神记》的叙事立场之比较,指出以“历史性”和“娱乐性”为目的志怪小说和以传道为目的神仙史传在叙事方式、叙事立场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即便它们在叙事同一个事件、人物。第四节强调《神仙传》和《墉城集仙录》作为审美的对象,必须要以一种可见可感的“象”开显出来,只有“象”尽可能无遮蔽的开显,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所创造的彼岸世界鲜活生命,“肉身成道”者才能实现信仰和审美的相互渗透。
  第二章主要阐述葛洪《神仙传》的化“化”之美,第一个“化”指的是道的造化,而第二个“化”是指在道的造化下,人在向道修仙的过程中化生而成的诸种现象,化“化”之美通过其中各种现象的“化”而凸显。开章表明,“身”是“道”在世的表征,与“化”紧密相连,由“身”体现出的“道”的充盈之美,是人通向“道”与“美”的第一步,“身”与“道”的闇合,实现了肉身在“道”中的物我相融,是道教“道”与“美”走向互显的必然。但修仙成道却成于“身”而不役于“身”,只有通向“生”的“美”才能实现永恒,“美”贯穿于众仙在化“身”为“生”的始终,是于人性中释放神性的过程,亦是超凡入圣的过程。其次表明了“化”是由人到仙的必经之途,成仙的过程本身就是“化”的过程,“化”的发生是“道”的施发,也是“美”的体现。“形”的化是肉身成道最不可或缺的外在表现,“术”的化是对生命之“力”的追求,二者深深的体现了道教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血肉相连。最后指出:“化”贯穿于“肉身成道”的始终,“化”而“游”之,经历天地之大化,见天地之大美,逐渐褪去了凡俗的皮,在“游”的过程中进入超凡入圣之境,回归于“道”的本然。通过“游”,展现了《神仙传》中的理想境界、理想生活与理想世界。
  显然,《神仙传》之于《墉城集仙录》的意义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开创与继承,更在于观念的奠基和传承,它所展现的、所揭示的大部分在《墉城集仙录》中得到继承和发扬。所以,在第三章中,所突出、所强调的是由于客观的原因,在《神仙传》中尚未开显出来的,而在《墉城集仙录》中通过“墉城女仙”这一角度得到较为充分展的“道”与“美”。
  杜光庭笔下的墉城女仙是鲜活的,生动的,既接近着“神圣”,又亲近着“世俗”,故以“灵性之美”称之。首先,通过与《神仙传》的比较,凸显了《墉城集仙录》作为第一本女仙传记较为鲜明的女性叙事意识和立场。然后,在第二节主要讲述了西王母的形象变迁及审美意蕴:西王母作为“墉城”之首,从神话到仙传,她形象的变迁过程,就是道教式的“美化”过程。在她的宗教形象上,不仅赋予了道教的“力”与“美”,还赋予了她传道者和母亲的形象,既保留了之前的神性,扬弃了兽性,蕴养了灵性,还展现了母性,既是“道”的展现亦是“美”的光辉。第三节讲述了墉城女仙的服饰之美,这是杜光庭着力刻画的对象,体现了女仙寓“美”于“道”的匠心,兼具了“道”性、秩序性和“美”的特性,也从侧面体现了杜光庭对上清女仙世界秩序的建构,也从中可以看出鲜明的女性审美特征。最后从女仙的的才情、性情及恋情等几个方面来凸显她们的神性与人性并存的一面,她们的琴棋书画、伦理善行等都是对“道”与“美”的复归,特别是仙凡恋,既是情的交流,也是“道”的敞现。墉城女仙世界强烈的折射了当时道教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张力,墉城里的美人美景将对“道”的虔诚、对“美”的欣赏、对世俗的驻足、对伦理的恪守、对才艺的追求和对“力”的展现融汇在一起,从“女仙”这一角度揭示了当时道教的发展状况和对“美”的溯求。
其他文献
处于哲学中心地位之一的真,几千年来一直是哲学家研究的话题,尤其在分析哲学领域,“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众多哲学家对此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形成了多种关于真的观点,同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按照不同的标准将众多真之观点分类,其中,较为主流的分法是,以冗余论,消引号论(disquotationalism)和最小论(minimalism)为代表的收缩论(deflationism)和与其对立的以符合论
学位
马克思并未建立完整而系统的发展观体系,但《资本论》文本体系蕴含着很多关于发展的宝贵思想,为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重要生长点。论文对《资本论》文本体系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展开了对《资本论》发展观的研究。  第一章集中研究了《资本论》发展观的方法论,包括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社会有机体研究方法,以及从后思索的历史追溯法。  第二章总结了近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示了近代资本
现存魏晋南北朝《论语》注中,只有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是整部著作,其余几十家《论语》注皆为残篇,目前学界所关注的魏晋南北朝《论语》注主要集中在何晏、皇侃,其余各家残篇关注较少。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曾将散见的《论语》注残篇进行辑佚。本文从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佚的魏晋南北朝众家《论语》注残篇中,选取了以玄学思想注《论语》的十二家作为研究对象,以王弼、郭象为中心,分析研究魏晋南北
学位
学位
后马克思主义文化霸权理论是关于意识形态的主体和领导权的问题。在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中,后马克思主义者拉克劳和墨菲、齐泽克、巴特勒等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结合起来,以主体立场、权力斗争为核心,以其强烈的政治意识积极地介入现实,从社会政治层面、性别身份层面、文化实践层面、意识形态层面揭示出权力的活动机制,采用权力话语的颠覆与重构的方法构建了新的未来社会的图景。  后马克思主义霸权
德国古典美学是美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谢林等大师级人物为后世奠定了强大的思想理论基础。然而在这群大师身边却有这么一个人,他的思想上承康德、费希特,下启海德格尔,与谢林、黑格尔关系密切并相互影响,这个人就是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尽管世界学界对荷尔德林的评价不一,但是在他身上显现出了德国十八世纪波澜起伏的政治文化背景,德国古典哲学的构建,更呈现了一个为追求神圣理想、笃行诗人使命奉献
虚无主义日益影响着当代中国。在西方的语境中,虚无主义有着多重的含义:有施特劳斯意义上的作为德国特有现象的虚无主义;有海德格尔诠释尼采得出的虚无主义;有认为现实世界完全堕落和虚无的诺斯替主义;有对尼采再诠释得出的高贵和卑劣的虚无主义。本文认为,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面临着第:二种含义的虚无主义,即海德格尔诠释尼采得出的虚无主义,此种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大学生中以历史
学位
“孝”是一个在中国传承、嬗变了三千多年的传统观  马一浮《孝经大义》以“圣谛”解《孝经》,把它当作显性的经典而非顺俗的文本来理解;他将孝明确界定为人禀赋于天的内在德性,为至德要道,纠正了自《孝经》以来将孝认定为外在的伦理甚至政治规范的偏失,同时分别赋予了“五等”、“三才”、“明堂”、“刑”以内在德性根据。  由于马一浮坚持传统儒者的工夫修养,主张“性修不二”,其在讨论孝这一传统观念的时候并没有明确
学位
墨学自汉沉寂以后,几乎在研究者的视野中消失。迄至近代,墨学始受人重视,呈露出复活的气象。本文将研究对象锁定在近代墨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梁启超与胡适上,将研究内容限制在二人的墨学研究方面。梁启超在墨学复兴的时代背景和学术传承下,为了图存自强、挽救时弊,初步运用西方近代社会科学方法对墨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胡适接续梁启超,他的墨学研究是在社会更加激荡和中西文化进一步交流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他以深厚的国学功
学位
贾谊是汉初最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在诸多领域做出成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贾谊所处的时代正是“天地间一大变局”的秦汉,在政治思想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数代秦王发愤图强,经过努力终于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纷乱,最终由始皇扫六合一天下。然而强大的秦帝国却只短短短的十数年便在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消亡。刘邦以一布衣取得天下,但初建的汉一片调弊,连像样的车都找不到。刘邦建汉实行郡国制,然而诸侯王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