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代经济、文化和文学的不断全球化和本地化,英汉文学翻译的实践一直在稳步发展。特别是自其英语版本问世以来,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至少有22个汉语版本已经出版。然而,受某些片面、封闭、静态的翻译方法的影响,英汉文学翻译实践中仍然存在一种不考虑文本与语境的关系而任意采用策略的倾向。与此同时,随着当代翻译研究的不断拓展,英汉文学翻译研究也在蓬勃发展。其中,对海明威小说汉译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由于英汉文学翻译研究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英汉文学翻译研究仍然倾向于忽视文本与语境的关系而片面地研究翻译策略。鉴于英汉文学翻译特别是海明威小说翻译实践和研究的成就与问题,本研究拟以翻译辩证系统观为指导,以劳伦斯·韦努提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为基础,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式地比较和描述分别由赵静男和吕元翻译的《太阳照常升起》的两个汉译本在词汇、短语和句子层面所采用的策略,并系统式地比较两种翻译的语境因素以解释两种翻译中采用的翻译策略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赵译、吕译在词语、短语、语句等层面都采用归化与异化策略,但赵译倾向于主要采用归化,而吕译则倾向于主要采用异化。两个译本中采用的翻译策略上的异同是译者的个人特点、预期读者的特点、社会文化背景特征及其他因素影响的结果。本研究可望对海明威小说翻译乃至整个英汉文学翻译具有实际价值和学术意义。就其实践价值而言,本研究可望改进英汉文学翻译实践,避免不考虑文本与语境的关系而采用翻译策略的倾向。就其学术意义而言,本研究可望有助于弥补英汉文学翻译研究的不足,避免不考虑文本与语境的关系而研究翻译策略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