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一系列的恶性家庭暴力事件被媒体频频曝光。受害者长期遭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有些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穷途末路之时选择“以暴制暴”,无数家庭因此而分解,人们在震惊之余纷纷开始思考应当如何预防和制止此类悲剧的一再重演。在家庭暴力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重视的过程中,媒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媒体通过传递信息帮助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形成客观、正确的认知,另一方面,媒体通过新闻评论发挥其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因此,研究媒体如何呈现反家庭暴力议题并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有助于媒体进一步发挥其在干预和制止家庭暴力中的积极作用。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中国妇女报》、《法制日报》、《北京青年报》这四家报纸2002年至2014年间关于反家庭暴力议题的报道进行搜集、统计、分析。在大量的数据和报道材料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反家庭暴力议题的总体呈现状况,并对其进行历时性、共时性对比,探究反家暴法制化进程中媒体报道的演变以及不同类型的报纸呈现反家庭暴力议题时存在的差异,进而探讨媒体应当如何优化反家庭暴力报道。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研究选题的由来以及研究的意义,并对家庭暴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反家庭暴力报道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此外,提出了本研究的整体设计,包括样本选择、研究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类目的设计。第二部分是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四家报纸553篇反家庭暴力报道进行研究,分别从报道数量及年份变化趋势、报道的月份分布情况、主题内容、态度倾向、消息来源、报道体裁、报道形式、报道版面、报道篇幅等九个类目进行考察。每一个类目的研究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对553篇样本的整体考察,研究媒体反家庭暴力议题的整体呈现状况;二是考察媒体反家庭暴力报道在不同研究年份间的变化情况;三是对四家报纸的报道分别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其进行比较。总的来说,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通过数据和图表来呈现,为第三部分的历时性研究以及第四部分的特征总结做铺垫。第三部分研究反家暴法制化进程中的媒体参与。在反家暴法制化进程中,媒体担任着“记录者”与“参与者”的双重角色。本章从数量、文本内容两个方面考察媒体反家庭暴力报道的演变。研究后发现,反家庭暴力报道的关键词从早期的“普及”与“反思”,发展至中期的“呼吁”与“行动”,再演变为现阶段的“解读”与“讨论”。第四部分是对反家庭暴力报道的特征进行总结。总体来看,反家庭暴力报道总体数量分布不均且起伏较大;绝大多数报道呈现中立立场,但中立的背后隐藏着诸多的负面情绪;权威性消息来源占据绝对优势,非权威性消息来源极少,话语权极度失衡;部分报道过于简化,报道的深度性有待加强;在整个读图时代的背景下,反家庭暴力报道的图片使用率过低。四家报纸则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人民日报》注重从宏观角度对法律政策进行宣传报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作为女性的“娘家人”,《中国妇女报》注重从女性视角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法制日报》从专业的法律角度解读反家庭暴力议题,虽然在报道中加入了漫画这种活泼的报道形式,但仍难掩其新闻过“硬”的问题;《北京青年报》的反家庭暴力报道则出现“娱乐化”倾向。第五部分是针对媒体反家庭暴力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从理念、机制、业务三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新闻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培养性别平等意识,坚守职业道德原则,强化自身法律专业知识;协助媒体建立反家庭暴力报道的日常机制;在具体的采访、写作过程中,注意平衡各方话语权,丰富报道的内容及形式,增加报道深度,强化新闻评论功能。通过对反家庭暴力议题的优化,进一步发挥媒体在反家庭暴力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