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管理层为了私人利益进行会计盈余信息操纵问题日趋严重,会计盈余质量状况堪忧,而诸如美国的“安然”、“世通”及国内的“银广夏”、“郑百文”等重大恶性案件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也对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及投资信心造成了极大伤害。上述众多“盈余操纵”事件使更多学者关注于盈余管理制约机制的研究上,譬如公司治理机制、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等,本文选择从国际四大出发聚焦外部审计在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中起到的作用,该研究既秉承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对未来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外学者大多认为以国际四大为代表的大型会计事务所具有较高的审计质量,且对于所有企业来讲是相同的。然而这是在西方成熟的证券监督机制及完善的法律体系情境下的研究结论,如果在中国,结论是否仍成立值得商榷。为此,一些国内学者从国际四大出具非标意见的比例、会计稳健性、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等角度对此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在中国的审计市场上,国际四大与非国际四大的审计质量是没有显著差异的,并认为是中国的特殊体制对国际四大面临的外部环境(譬如执业风险)造成了影响,最终导致其审计质量下降。 然而,中国情境下,公司本身的特征(譬如所有权性质)是否会对国际四大的审计质量造成影响呢?显然,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面临较大的破产风险以及经营压力,加上管理者对薪酬激励更加敏感,因而有较大的盈余管理动机,这可能会使国际四大在非国有企业中盈余管理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为此,本文做出以下两个假设:(1)不考虑线下项目情况时,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2)从上市公司总体来讲,国际四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与非国际四大无差异;当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时,在非国有企业中国际四大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非国有企业,即国际四大的审计质量较高;在国有企业中国际四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与非国际四大无显著差异,即两者的审计质量无差异。本文以沪深股市 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此进行了验证,结论显示上述假设成立,且该结论不受会计事务所自选择问题与新会计准则颁布的影响。 科学的实证研究要求坚实的理论基础及规范严谨的验证程序,为此对全文的结构做出以下安排: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及路线、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部分,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详细阐述了本文应用到的关键理论,并对与本文研究的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三章,研究设计部分,根据情境分析提出了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对变量进行了定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实证模型;第四章,实证分析部分,通过描述性统计、单变量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第五章,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