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适当的条件下,通过嵌段共聚物Brij98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双表面活性剂模板法,硅源为TEOS(正硅酸乙酯),在不同溶剂中合成得到了具有不同形貌与孔径的介孔状二氧化硅。调节溶液酸碱度,实现形貌由特定六角形向蠕虫状介孔球转变。使用这些特定六角形和蠕虫状介孔球作载体,负载大黄素(EM)为药物模型,以揭示体外药物释放的动力学。由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及TEM(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观察样品的具体形貌与孔结构。通过N2吸附—脱附实验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数据表明,EM被吸附到所述MS的内孔中。论文对MS的构造演化和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MS负载EM的可能的机制。实验证实加载的药物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尺寸和表面特性,而药物释放速率是由介孔的长度和弯曲程度性决定。以非离子-阴离子(Brij98/SDS)双表面活性剂做复合模板,以加入均三甲苯(TMB)为扩孔剂,加入TEOS后,经水热过程制备出具有洋葱状(即囊泡状)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MVS)。并对MVS表面进行后接枝APTES((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处理,得到接枝氨丙基的改性材料为MVS-NH。TEM和SEM显示此多层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结构的粒径为100-300 nm,每层厚大约为5 nm,层与层的间距为4 nm。氮气吸脱附等温曲线和小角X射线衍射(SAXRD)说明囊泡结构有序且稳定,MVS,MVS-NH分别具有435 cm3/g及598 cm3/g的高比表面积。作为载体材料,MVS,MVS-NH固定了猪胰腺脂肪酶(PPL)与假丝酵母脂肪酶(CRL),并通过催化水解三乙酸甘油酯实验比较固定CRL与自由CRL的性能。实验结果显示,以MVS,MVS-NH为载体的固定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催化活性及重复利用性,数据明显高于自由酶。数据显示MVS-NH固定酶与最佳反应温度为50°C高于固定PPL的40°C,最高活性为604 U/g高于MVS的520 U/g,重复利用多次后的保留活性为54%高于MVS的49.8%,MVS-NH作为载体具有更好的效果。同样MVS-NH固定CRL相比于MVS固定CRL的最佳反应温度、最高活性、重复利用5次后保留的活性也由40°C、500 U/g、52%分别提高到50°C、634 U/g、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