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对内毒素血症幼鼠胃肠损伤的预防作用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脓毒症是由于感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儿童危重疾病最常见死因[1],而胃肠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始发因素之一,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一旦发展到脏器功能衰竭阶段病死率可高达60.4%[2]。因此如果能在胃肠功能发生损伤的早期阶段甚至发生之前做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将会对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多种生长因子对胃肠损伤具有修复作用,特别是表皮生长因子家族。表皮生长因子家族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α)、双向调节素(AR)、肝素结合EGF(HB-EGF)、cripro以及它们的共同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其中EGF和TGF-α是研究较为深入的两种生长因子。EGF、TGF-α可刺激黏膜细胞的修复及增殖,抑制胃酸分泌,增加黏膜血流,促进急慢性损伤的愈合,而EGF和TGF-α必须与细胞膜表面的EGFR结合才能发挥其生物学作用[3]。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予幼鼠预防性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然后再造成内毒素血症模型,动态观察EGF对内毒素血症所致胃肠粘膜损伤是否有作用,以及探究其对胃肠粘膜TGF-a和EGFR表达情况的影响。为小儿急性胃肠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探索一条新思路。   方法:   15日龄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内毒素组(LPS组)、表皮生长因子组(EGF组)。EGF预防组予腹腔内注射EGF(150ug/kg.d,配比浓度为10g/L)连三天(15、16、17日龄),LPS组及CON组予同单位体积生理盐水,连三天。18日龄时LPS组、EGF组腹腔内注射LPS(5mg/kg,配比浓度:0.5g/L),CON组注射同单位体积生理盐水。并在注射后3h、6h、12h、24h、48h、72h将幼鼠处死取出胃和小肠组织浸泡于福尔马林中(每个时相点8只),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病理改变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胃组织TGF-a、EGFR和小肠组织EGFR的表达情况。   结果:   1、死亡率比较:对照组无死亡,LPS组死亡只数最多。EGF组和LPS组死亡集中在24h以内,24h后无死亡,将成活至24h的幼鼠进行统计,发现LPS组死亡率最高,为47.95%(73只死亡35只),EGF组24h死亡率为5.33%(75只死亡4只)。   2、病理改变:LPS组病理改变最明显:①胃肠粘膜层有坏死灶和出血,粘膜下层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②小肠绒毛不同程度的水肿、坏死、脱落甚至消失,粘膜下层大量炎症细胞浸润。EGF组病理改变较LPS组明显减轻。小肠粘膜损伤评分明显低于LPS组;   3、胃粘膜EGFR的表达:正常对照组染色浅,表达较弱,光密度值为:238.93±6.86; LPS组早期表达增多,6h达高峰后开始下降,24h达最低水平,48h~72h缓慢恢复;EGF组早期表达呈上升趋势,24h达高峰,后逐渐恢复。EGF组和LPS组的不同时相点与对照组相比,除LPS组24h和72h这两个时相点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时相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EGF组和LPS组的不同时相点分别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胃粘膜TGF-α的表达:正常对照组染色浅,表达较弱,光密度值为:135.22±5.07; LPS组表达稍增多,其中6h、12h、24h、48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GF组表达也有增加,其中12h、24h、48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GF组与LPS组相比,各时相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小肠粘膜EGFR的表达:对照组染色较浅,光密度值为303.07±18.99; LPS组早期表达增多,12h下降至最低值,后缓慢升高,其中3h、12h、24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时相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EGF组表达明显升高,各时相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EGF组与LPS组相比,3h、6h、12h、24h这四个时相点有显著差异(P<0.01),而48h、72h这两个时相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PS对胃肠粘膜的损伤较重,而预防性应用EGF的幼鼠的胃肠粘膜损伤减轻,且24h死亡率明显下降;LPS组胃粘膜EGFR的表达升高,EGF组各时相点EGFR的表达均高于同时相点LPS组,而TGF-α的表达虽有升高,但与EGF组相比无明显差异;LPS组小肠粘膜的EGFR的表达在3h、6h、12h、24h明显低于EGF组同时相点的表达量。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双源CT大螺距联合个体化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小儿表浅脉管性疾病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大螺距联合个体化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小儿表浅脉管性疾病(vascular anomalies,VAs)中成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取得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所有检查均取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临床疑诊或超声检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临床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类型,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潜在的进行性的记忆力的减退和认知功能的障碍。目前全球有超过3600万的患者,预计到2050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