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粹主义是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伴生产物,它一直是政府政策制定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互联网上随之产生了网络民粹主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期,社会存在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对立、社会矛盾高发、腐败频发、政治发展滞后、公民权利保障缺位、大众文化流行等现象,这些使得网络民粹主义这一社会思潮产生。它依托互联网的传播广、速度快、匿名性等特点,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并引发现实中大众的民粹化集体行动。大众希望借助网络民粹主义在政策制定中寻求话语权,以此来表达自身的意志和利益。它借助社会热点事件屡屡登场,意图将网络民粹群体的力量转化为现实的力量,以此来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网络民粹主义作为影响我国当前政策制定的重要力量,值得关注。网络民粹主义受具体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它是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所以不能简单地加以压制和扑灭,我们要以科学和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这一问题,对网络民粹主义这一社会思潮进行规范和引导。本文以公共选择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参与民主理论和群体心理理论等为解释基础,结合我国政府当前具体的政策制定过程,详细分析了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当前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积极方面,网络民粹主义追求政策制定的公平正义、激发大众积极参与政策制定、监督政策合理有效制定等;消极方面,它以真实民意自居影响政策制定、反对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政策制定、诉求直接民主破坏政策制定程序、非理性行为选择政策方案等。同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它对我国当前政府政策制定的危害性,指出它会破坏民主法治、加剧社会阶层对立、解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非理性网络暴民群体等。随后,通过剖析产生网络民粹主义影响我国政府政策制定过程的原因,指出我国转型时期人民的心理焦虑、社会精英的不当言行、新闻媒体迎合民粹是其重要的直接原因,加之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而且分配不公平、政治发展较为缓慢、国家政治整合能力亟需加强、社会结构两级分化严重、我国文化中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以及网络自身的匿名性和传播性是其根本原因,从而希图找到问题根本的症结所在。对此,我们应客观辩证地认识和处理网络民粹主义,通过完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注重市场经济良性发展、促使社会分配公平、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加强国家政治整合、构建法治体系、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管理、构建现代先进文化、培养培育现代公民等措施,在长期的努力中实现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正确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