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情感在提升学生社会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基于教师,家庭,学校,社区等的影响,小学生社会情感现状还存在许多问题。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此阶段培养其社会情感,不仅能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与他人良性互动,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而且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两所小学的231名四至六年级的学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小学生社会情感现状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小学生社会情感的总体状况,各个维度的状况以及相关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情况。经过调查发现,小学生社会情感现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是以自我为中心,换位思考的能力差;第二是化解与同伴间冲突的能力差;第三是自我管理能力差;第四是遇到困难责任意识差。同时,对不同性别,年级以及所在居住地进行数据的差异分析,我们发现,不同人口学变量存在差异性。具体表现在女生的社会情感显著高于男生;四年级学生的社会情感显著高于五年级和六年级;城区小学生的社会情感显著高于农村小学生。基于小学生社会情感存在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工作繁重,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二是家长社会情感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社会情感知识,家校沟通流于形式;三是学校对培养学生社会情感的相关保障制度建设不重视,相关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四是社区环境复杂多变,难以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情感风气和舆论。根据上述原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小学生社会情感的改进对策。一是教师方面的改进,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尊重学生性别差异,把握学生发展的“关键期”;二是家校合作方面的改进,要更新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社会情感家校合作;三是学校方面的改进,学校应该加大重视,建立健全学生社会情感保障机制;四是社区方面的改进,社区要与家庭,学校建立紧密的联系,营造良好的社区社会情感风气和舆论。希望这四方面的改进措施能为小学生社会情感的稳步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