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准则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成为各国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纵观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会计准则秉承了“会计”的国际化传统,并受到具体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在不同国家逐步演化推进,形成了基于各国制度背景的国别会计准则。以此为基础,受全球经济贸易和资本流动扩大化的有力推动,会计准则逐步走向国际化,而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全球统一。在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中,区域与国际性的协调成为其中重要的方面。本文试图从理论视角审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运用博弈论制度分析对会计准则协调机制的内涵和运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针对目前存在区域与国际性会计准则协调机制,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探寻会计准则区域与国际性协调机制中固有的因果关系和实践效果。论文共分5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会计准则协调机制问题的提出。本章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相关国内外文献的述评,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2章会计准则协调机制的建立。本章主要通过对会计准则产生和发展进程的回顾,对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传统进行梳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史证支撑;同时,从会计准则本身的制度内涵及其公共物品性质出发,构建了会计准则区域与国际性协调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会计准则的“三个维度”。为本文的以后各章提供一个基础性的逻辑分析框架。第3章会计准则区域与国际性协调的演化博弈分析。本章从博弈论制度分析的角度出发,对会计准则由习惯到习俗,由习俗到惯例,并且进一步制度化的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将由此引发的会计准则从国家到区域,再由区域到国际平台的不断扩散和演化的过程采用博弈模型予以展现,体现了协调机制中固有的因果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第4章会计准则协调机制的实证分析。本章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方法对其中的部分结论进行检验。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影响某一国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选择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第二部分则对目前存在的区域性会计准则协调组织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第三部分从微观层面出发,以投资者决策为视角,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施效果。第5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在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整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并指出了本文的局限性。通过上述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的历史进程表明,会计准则的制度内涵及其公共物品特征,决定了会计准则的协调机制本身依赖于宏观经济制度环境,同时,在不同层次的会计准则协调中,参与协调各方的利益分布差异明显。(2)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不同层次中,协调机制的运行方式是不同的。在国家内部,各国的会计传统是形成会计准则的基础,同时,会计准则的确立则需要政府的“命令’’来实现;在区域性与国际性协调中,由于不同国家之间是平等参与会计准则协调进程的,因而其协调机制是以类似“市场”的机制运行的,各国之间的协调具有制度演化的基本特征。(3)本文实证部分的研究结论包括:首先,经济因素是影响某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决策的首要因素,同时政治和文化等因素也对其产生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某一国家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基本动力;其次,目前存在的区域性会计准则协调组织在短期内并未发挥其预期的作用;最后,尽管会计准则区域性协调组织的运行效果不明显,但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积极参与到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进程中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仍是有利的。最后,作者从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积极参与区域与国际性协调组织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策略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