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居恶性肿瘤前列。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肿瘤转移性及其产生的化疗耐药性(MDR),也是目前治疗的难点。目前研究发现多种中药中具有抑制肿瘤侵袭及逆转肿瘤MDR的活性成分。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是黄芪药理活性的主要有效物质,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作用、抗炎作用、抗高糖作用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目前研究表明,黄芪甲苷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胃癌、肝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本研究观察了黄芪甲苷体外对胃癌细胞株BGC823的作用,检测了黄芪甲苷对BGC823细胞侵袭迁移相关基因MMP-2、MMP-7、MMP-9、TIMP-1、TIMP-2、nm23基因及蛋白表达和耐药相关基因MDR1/P-gp、MRP-1、GST-π、LRP、TS、Bcl-2、Bax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甲苷抑制胃癌侵袭转移、逆转多药耐药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胃癌细胞株BGC823,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0.625、1.25、2.5、5.0、10.0mg/m L)黄芪甲苷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黄芪甲苷对BGC823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预前后侵袭迁移相关基因MMP-2、MMP-7、MMP-9、TIMP-1、TIMP-2、nm23 m 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根据以上结果,利用MTT法测定10μg/ml 5-FU、10μg/ml 5-FU+5.0mg/m L黄芪甲苷对BGC823细胞的活性影响;取对数生长期的胃癌细胞株BGC823分二组:对照组(培养液)和黄芪甲苷组(5μg/ml黄芪甲苷)干预48 h后细胞,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中耐药相关基因MDR1/P-gp、MRP-1、GST-π、TS、Bcl-2、Bax m 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黄芪甲苷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1.1黄芪甲苷抑制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MTT实验结果显示0.625、1.25、2.5、5.0、10.0μg/ml黄芪甲苷分别孵育24、48、72 h时对BGC82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大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根据以上结果发现,黄芪甲苷浓度5μg/ml作用48 h更接近IC50,因此选黄芪甲苷浓度5μg/ml作用48 h进行以下的实验。1.2黄芪甲苷对胃癌细胞BGC823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划痕实验观察5μg/ml黄芪甲苷干预BGC823细胞后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结果显示,5μg/ml黄芪甲苷干预的BGC823细胞迁移抑制率较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结果显示,5μg/ml黄芪甲苷作用BGC823细胞后穿透Matrigel胶的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1.3黄芪甲苷对胃癌细胞BGC823侵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黄芪甲苷(5μg/ml)作用BGC823细胞48 h后,BGC823中MMP-2、MMP-7、MMP-9m 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TIMP-1、nm23 m 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高(均P<0.05),TIMP-2变化不明显(P>0.05)。2黄芪甲苷对胃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2.1 MTT测定黄芪甲苷影响人胃癌细胞BGC823对5-FU的抵抗作用MTT结果显示5-FU组、5-FU+黄芪甲苷组细胞活性低于对照组,并且5-FU+黄芪甲苷组细胞活性低于5-FU组(P<0.05)。2.2黄芪甲苷对胃癌细胞株BGC823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黄芪甲苷(5μg/mL)作用BGC823细胞48 h后检测耐药相关基因,黄芪甲苷作用后BGC823中MDR1/P-gp、MRP-1、Bcl-2 m 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Bax m 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高(P<0.05),GST-π、TS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1黄芪甲苷具有抑制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并抑制其迁移、侵袭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MMP-7、MMP-9表达及上调TIMP-1、nm23表达有关。2黄芪甲苷可能通过下调MDR1/P-gp、MRP-1、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增加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逆转其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