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频繁,文学新思潮层出不穷,加之新的媒介渠道(报刊、书局等)的竭力推动,印刷、交通、通讯以及教育的迅速发展,小说的面貌已今非昔比。近代小说的创作、翻译、发行、阅读、接受,都有意想不到的繁兴,这正是依靠了传播的巨大能量。近代小说在传播环境与流通渠道、传播内容、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对象与效果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古代小说的显著特征,这些都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绪论部分首先对近代小说传播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然后交代了本论文选题的缘由,以及其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与预期创新点。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近代小说传播环境与流通渠道研究,首先探究近代小说传播的环境,既关注宽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又注目具体关联小说繁荣的教育和印刷业,更把目光投向近代小说的最大产地——上海。上海作为租界,其特殊的政治生态对近代小说的发展兴盛居功甚伟。其次探寻小说的流通渠道。报刊社、书局、书坊加工生产小说,并把它推向市场,邮局和租书铺作为中介场所承担着流通。第二章近代小说传播内容研究。既注目近代小说的当代发展演变,又不放过前代小说在近代的踪影。尤其注意外国小说的示范和引领之功,以及对丰富近代小说类型所做的贡献。第三章近代小说传播者研究,近代小说的传播者可分为过渡性的说书艺人、文人、书商、书坊主、租书铺主,新兴的翻译者和报刊编辑,特殊的复合型传播者——批评者,分别讨论他们的各自特点。鉴于近代小说家笔名兴盛,特立一节来论析其背后的原因。第四章近代小说传播方式研究,近代小说主要分为口头和书面两大传播方式,改编和禁毁则作为他们的补充。形形色色的小说营销方式无处无在地传播着小说的信息,文学作品的市场化、商品化腐蚀着小说的品质,改变着小说的特点。第五章近代小说传播对象与效果研究,讨论近代小说受众的细微变化,烛照其雅俗有别的审美诉求。近代小说的传播效果可分为直接微观效果和宏观社会效果,另外也附带论及近代小说于20世纪的海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