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研究足踝部运动损伤和专项运动鞋生物力学设计因素的迫切需要,本文运用拍摄频率和精度较高的Qualisys三维运动红外采集分析系统和目前先进的德国novel公司的Pedar-X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分别进行足部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参数采集,在统一的疲劳程度和外部运动条件环境中,描述足部自身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对男子羽毛球运动员疲劳产生前后足部专项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动力学参数进行测试,对比分析运动疲劳前后足部运动的生物力学特征,找出疲劳前后足踝部运动各参数的变化为足踝部损伤提供数据支持,并希望通过对这些参数变化趋势的分析,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方法:本文采用Qualisys红外跟踪分析系统(瑞典)和Pedar-X足底压力测量系统(novel,德国)对6名二级羽毛球运动员的足底压力、踝关节的旋转角度等参数进行测量,用心率表和便携式血乳酸仪监测运动中受试者的心率和血乳酸值并结合量表综合判定疲劳程度,用节拍器控制受试者完成动作的速度,研究了羽毛球运动员在疲劳前后足踝部生物力学的变化。结果:1.疲劳后足底压力的压力重心偏向足的外侧。2.足底的最大压力多集中在足跟区和跖骨区,不同受试者在疲劳前后的变化不规律。3.随着疲劳程度的加深,足跟的支撑作用呈下降趋势。4.疲劳后受试者脚在支撑缓冲阶段的时间有增加的趋势。5.随着疲劳程度的加深,踝关节角的变化范围和不同动作阶段的持续时间,不同运动员变化不同。6.疲劳后左前场跨步踝关节角变化与其它两个动作相比更不具稳定性,且变化程度大于右前场跨步和杀上网。结论:1.疲劳导致了足踝关节运动参数的变化。2.疲劳后受试者的动作已经不具有之前的良好的稳定性,在完成动作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都在改变,对踝关节的控制力在下降这就大大增加了踝关节损伤的可能性。3疲劳后受试者左前场跨步的变化更不具稳定性,表明做左前场跨步动作的损伤儿率可能要大于做右前场跨步和杀上网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