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江大桥新桥为广佛出口放射线的控制性工程,分为珠江东桥和珠江西桥。大桥工期紧、质量要求严,桥址处水流流速大,航道繁忙,在枯水期与洪水期施工的水位相差很大,给承台的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较为全面的研究了该项目的承台施工问题。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结合珠江东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预制承台二次下放的施工方法。承台预制下放法的单个承台总重340吨,只预制外壳部分(底板和侧壁),拆去预制平台后分两次下放。第一次下放至承台面标高比施工水位高出50cm处,安装挡水铁箱后进行第二次下放,直至设计标高。最后补上预留孔及预制壳体内腔混凝土(第二次砼浇筑),使承台跟桩基组成整体。这种预制承台外壳再下放的施工方法为本工程首创。(2)结合珠江西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水中承台岸上预制起重船吊装下放的施工方法。本方法的承台外壳预制与水中承台预制二次下放法基本相同,区别是一个是在桩机施工钢平台上预制,而本方法是在岸上的预制场地预制。本方法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工效,另外一方面,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推广应用到承台水位较浅、工期较紧张、无法先施工桩基础后进行传统吊模施工承台的桥梁工程的施工。(3)分三种工况对承台下放和吊装过程中,包括支架、吊带和承台本身的安全性验算。特别地,定性研究了承台应力与下放时的风速和水流速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承台的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均随着风速和水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随风速的增加呈现先快后慢再快的发展趋势,而随水流速的增加,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的增加速度趋于缓慢;恶劣天气对混凝土的应力状态影响不大;流速问题不会影响承台的施工。(4)讨论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水化热的控制问题。结合珠江大桥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和恰当布置冷却水管两个水化热控制方法。通过对9#墩承台浇筑过程的数据分析和实测,证明这两种措施能取得较好效果,有效地防止了早期裂缝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