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航空运输中,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航班延误现象时有发生,是世界航空运输业的一大难题,困扰着航空承运人和广大旅客。航班延误对于航空运输关系的双方当事人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对于旅客,航班延误将影响其出行计划,带来诸多不便,有时甚至因航班延误而给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航班延误也会有损于航空承运人的公众形象、商业信誉以及经济效益。虽然,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出台了航空运输的相关国际公约,其后也有陆续的相关公约颁布生效,但对于航班延误的法律责任及其他规定始终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实践中该类纠纷最后责任的承担往往取决于法院地国的相关具体规定。在我国,因航班延误引起的责任纠纷屡见不鲜。现行的民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航班延误的界定、承担延误责任的原因、承担延误责任的方式、延误赔偿限额等问题或存在空白,或有规定但其内容过于原则、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虽然我国民航总局于2004年6月发布了《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明确了具体航班延误情况下承运人的各项责任,但该指导意见只是有关延误经济补偿的政策性文件,并没有法律约束力,在实践中作用不大。再者,由于航班延误的法律性质和责任范围与承担方式缺乏明确有效的定义,对于承运人的法律制约机制规定不完善,导致此类航班延误纠纷不断,屡见于报纸、新闻与网络传媒。本文从航班延误的基础问题入手,分析相关国际公约、国际航空民间组织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相关文献,以及各国的司法判例中的相关规定、立法精神与实践操作,探讨了航班延误的定义、合理延误与不合理延误的区分标准以及航班延误的法律责任分析。同时,借鉴参考国外有关航班延误的相关规定及航空公司的处理办法,结合我国国内航班延误的现状和特点,提出笔者处理我国航班延误问题的建议:要完善我国有关航班延误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航班延误的判断标准,界定合理延误与不合理延误以及完善承运人延误责任限额的规定;要进一步加强民航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积极出台和执行处理航班延误的相关政策;同时也要加大舆论宣传,加强行业自律,发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的作用。以期在明确法律责任的同时,对实践中落实责任,妥善解决纠纷有所裨益,并保护航空运输中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