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人们所发现的内源性心肌保护措施有预处理、后处理以及远隔处理等,但最有效的仍然是缺血预处理,即在心肌长时间缺血之前人为给予心肌一定次数短暂的缺血/再灌注。尽管如此,但由于该方法需要在心肌缺血发生之前实施,这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下是显然不可能的,所以其临床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缺血后处理,即在长时间心肌缺血之后人为给予心肌一定次数短暂的缺血/再灌注,成功解决了缺血预处理所存在的干预时机选择的问题,然而由于其与缺血预处理一样需要有创操作,所以应用范围也受限。药物后处理无需有创操作,因此应用上具有更大的优势,但也有治疗作用单一的局限。远隔缺血预处理是近年来发现的另外一种内源性心肌保护措施,即心脏以外的器官或组织经历短暂的缺血后,可增强心脏对后继长时间缺血的耐受力。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是采用止血带等简单的工具使肢体经历短暂的缺血,从而触发缺血适应性刺激而使心肌获得类似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因为其操作简单、安全、无创且几乎不需要额外的费用,所以易于临床应用。在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被证实之后,人们很快发现,在心肌缺血期间,恢复冠脉再灌注之前使肢体经历短暂缺血触发的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亦可获得心肌保护作用。与缺血预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不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解决了两者在操作时机选择上的问题,而且没有缺血后处理需要有创性操作的缺点,因此,具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现有研究表明,远隔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效应相对缺血预处理也较弱。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成为目前临床上的当务之急。众所周知,自由基的大量产生是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最初作为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的药物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其在心肌保护方面的潜在价值,由此我们引入了该药物。联合治疗往往会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是人们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所以本研究选择了依达拉奉药物后处理及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的联合应用,希望为临床提供更为简单、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小剂量依达拉奉后处理、短暂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探讨两者联合应用是否可以增强心肌保护效果。材料和方法:选择40只8周龄的Sprague Dawley(SD)大鼠,体重250~300 g,随即分为五组:假手术组(C组,n=8):开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穿线但不结扎,观察21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n=8):开胸,结扎LAD 30 min,再灌注180 min;依达拉奉后处理组(E1组,n=8):开胸,结扎LAD 30 min,在再灌注前1 min经舌静脉给予依达拉奉3 mg/kg,然后再灌注180 min;远隔缺血后处理组(E2组,n=8):开胸,结扎LAD至20 min时,再用止血带结扎大鼠双后肢,LAD结扎至30 min时,同时开放LAD及双后肢,实施心脏再灌注180min;依达拉奉后处理联合远隔缺血后处理组(E3组,n=8):方法同E2组,不同的是在同时开放LAD及双后肢前1 min,经舌静脉给予依达拉奉3 mg/kg,然后再实施心脏灌注180 min。每组实验期间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左室内压峰值(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变化。再灌注180 min时采集动脉血样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采集血样后取心肌组织,观察光镜以及电镜下心肌组织结构变化。用伊文思蓝-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1.血流动力学方面,各干预组再灌注期间,与I/R组比较,LVSP、+dp/dtmax、-dp/dtmax均上升,LVEDP下降(P<0.05),E3组与E1组、E2组分别比较,LVSP、+dp/dtmax、-dp/dtmax均上升,LVED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指标方面,各干预组再灌注结束后,与I/R组比较,SOD活性增加、LDH、CK、MDA含量下降,E3组与E1组、E2组分别比较,SOD活性增加,LDH、CK、MDA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干预组再灌注结束后,心肌组织形态学结构均得到较大改善,E3组比E1及E2组改善更明显;4.各干预组再灌注结束后心肌梗死范围均缩小,与I/R组比较,E1、E2、E3组分别缩小49%、31%、63%,其中E3组比E1及E2组缩小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也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增强大鼠心肌保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