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富庵风景区的森林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各种大气、水、土壤污染,生物栖息地的破坏,森林资源锐减,生产和生态功能迅速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壤退化侵蚀严重。研究中,我们收集2006年LandsatTM(分辨率为30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来源,结合2002年1:5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2004年1:10000地形图和其他统计数据,应用RS和GI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建立大富庵风景区数据库,提取大富庵风景区NDVI、地形因子和景观格局信息,结合其他环境专题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选取合适的评价单元,评价指标,提取各评价指标信息,进行评价指标的量化分级,对大富庵风景区生态脆弱性和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最后分析了大富庵风景区生态脆弱性和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提出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本文分析总结出了以下结论:(1)重度脆弱和中度脆弱区分别占景区的4.65%和28.77%,主要位于大富庵风景区的东南部,也就是景区的入口处,此处属于开发较早的地方;轻度脆弱区占景区的46.97%,是5个等级中面积最大的一部分,主要位于景区的西面,这部分林地较多;微度脆弱度区占景区的18.24%,主要位于景区的北面,此处海拔较高,坡度较陡;潜在脆弱区占景区的0.3%,是5个等级中面积最小的一部分,位于景区的北面。(2)大部分旅游资源都在中度脆弱区,占所有旅游资源的63%。优良级旅游资源(三级和四级旅游资源)主要在轻度和中度脆弱区内。普通级旅游资源(一级和二级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轻度脆弱区都有分布,占到将近60%。除了重度脆弱区外,随着所在区域脆弱度的增大,旅游资源的数量逐渐增多,并且优良级旅游资源也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