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亲性聚合物胶束用于抗肿瘤药物的输送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肿瘤组织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不仅有效增加药物到达肿瘤组织,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也降低了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其中,利用肿瘤间质或胞内溶酶体/内涵体所呈现的弱酸性,大量文献报道了不同种类的pH响应性聚合物胶束并将其应用于抗癌药物的输送,显著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率。然而,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两亲性线性聚合物胶束,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的两亲性聚合物因其结构特异性在药物输送过程中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如组装体形貌的调控、药物负载、释放动力学以及体内外治疗效率等等。在本论文中,以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作为亲水单元,聚乙氧基乙基缩水甘油醚(PEEGE)和聚己内酯(PCL)分别作为疏水单元,合成了两类Y型两亲聚合物,并在支点处引入了 pH响应基团缩酮结构,考察其结构及组成与载药性能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载药纳米胶束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具体内容如下:1、将聚乙二醇单甲醚与间二氯苄和缩酮分别通过醚化反应进行偶联得到mPEG-DMX-Ketal,采用四氧化锇和N-甲基-N-氧化吗啉(nMO)共氧化体系对聚合物进行氧化,加入引发剂二苯基钾(DPMK),引发乙氧基乙基缩水甘油醚(EEGE)的阴离子活性开环聚合(AROP)得到一种pH响应性的Y型两亲聚合物mPEG-Ketal-(PEEGE)2。作为对比,采用相近的方法设计合成一种非pH敏感的Y型两亲聚合物mPEG-b-(PEEGE)2。为了比较不同聚合单元的载药性能,分别以mPEG-Ketal-20H和APEG-20H作为聚合反应中的大分子引发剂,并添加辛酸亚锡作为催化剂,通过己内酯(ε-CL)的开环聚合,得到两种Y型聚合物mPEG-Ketal-(PCL)2和mPEG-b-(PCL)2。通过调节引发剂与聚合单体的投料比,得到亲疏水嵌段比不同的两亲聚合物。利用核磁氢谱(1H-NMR)、傅立叶红外(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的结构及分子量进行了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聚合物的结晶行为及熔融性能进行了表征。2、在上述基础上,将制备得到的Y型两亲聚合物通过旋蒸法制备成聚合物胶束。通过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聚合物胶束的尺寸和形貌,并利用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了各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将mPEG-Ketal-(PEEGE25)2和mPEG-Ketal-(PCL25)2的聚合物胶束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水解,通过观察胶束的尺寸变化趋势研究胶束的降解情况及其对pH的响应性。以阿霉素为药物模型,探究了各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性能,并将聚合物载药胶束在不同pH下进行体外药物释放,结果表明mPEG-Ketal-(PCL25)2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采用MTT法对mPEG-Ketal-(PCL25)2和mPEG-b-(PCL25)2的空白胶束及其载药胶束的细胞毒性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聚合物胶束具有无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中,载药胶束对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抗癌效果,且细胞的存活率随着阿霉素剂量的增加而降低,mPEG-Ketal-(PCL25)2具有更好的抗癌性能。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对细胞的药物摄取和胞内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PEG-Ketal-(PCL25)2/DOX处理的细胞中阿霉素荧光强度高于mPEG-b-(PCL25)2/DOX,表明载药胶束可有效进入肿瘤细胞并在溶酶体/内涵体的弱酸环境下快速释放出药物,有效提高了药物的抗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