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包拉米虫检测及鉴定体系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ghti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拉米虫(Bonamia)是影响世界贝类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病原,包拉米虫病(Bonamiasis)为OIE规定的必报水生动物疫病之一。多年来我国一直没有水生动物包拉米虫病发生的报道,但近期在对我国某养殖场的一批牡蛎样品进行包拉米虫检测时发现了该病原。因此,建立包拉米虫检测和鉴定的方法,对我国牡蛎包拉米虫病的检疫和防治及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从我国某养殖场采集牡蛎样品,建立了牡蛎包拉米虫的血淋巴涂片、组织印记和石蜡切片等病原学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包拉米虫呈球形或卵圆形,大小为2~5μm,姬姆萨液染色后,细胞核红染,细胞质蓝染。虫体寄生在宿主的血淋巴细胞等组织细胞内。2、建立了包拉米虫PCR检测方法,并结合PCR-RFLP方法对分离的包拉米虫进行了种属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分离到的包拉米虫为牡蛎包拉米虫(Bonamia ostreae)。3、采用地高辛标记包拉米虫DNA探针,建立了包拉米虫的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结果在良好的反差背景下成功的观察到了包拉米虫特异性染色,证明所检样品中有包拉米虫。4、依据包拉米虫基因组的保守区rRNA操纵子的内部转录区(ITS-1),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对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敏感性可以达到10拷贝阳性质粒模板DNA的TaqMan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使用该方法对111份牡蛎样品进行包拉米虫检测,结果显示:67份为感染阳性,感染率为60.36%。综上所述,本研究在我国首次检测到了牡蛎包拉米虫病原的存在,并建立了组织切片、原位杂交、PCR-RFLP及荧光PCR等系列检测鉴定方法,为我国口岸贝类产品的进出境检疫及我国牡蛎养殖场包拉米虫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其他文献
PRRSV是引起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主要病原,其分为两个血清型:美洲型和欧洲型。美洲型自1995年底以来一直在中国内陆流行,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2011年田克恭等报道
空肠弯曲杆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与细菌适应性/毒力的关系在当今世界备受关注。已有的研究显示空肠弯曲杆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23S rRNA基因V区的位点
摘 要: 词汇是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而词汇教学又是阅读的重中之重。不熟练掌握词汇,就不可能掌握一种语言。而在阅读中解决阅读词汇量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恰当的阅读理解和识词方法。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从学生的个人情感因素入手,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篇分析,重视文化背景介绍。本文旨在探讨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问题,即在阅读课如何教学英语词汇的问题,提出通过上下文提供的线索猜测目标生词的方法。  关键词:
摘 要: 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在高职高专教学课程设置中被高度重视 ,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英语教学过程的组织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教案”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教师必须认真系统地设置教案,对课程进行周密安排和布置,以达到适应现代英语教学的需要和目的,提高学生语言的交际实用能力。由此,本文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教案在形式、结构及重点问题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以供探讨。  关键词: 高职高专英语 教
核糖体基因非转录间隔区(ribosomal gene nontranscribed spacer,NTS)能促进基因表达水平和延长基因表达时间。本研究以绿色荧光蛋白(GFP)和NEO基因为报告基因,构建含小鼠NTS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