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TILLING技术在鉴别自然存在的突变体有巨大潜力。本研究立足于改良较高通量的TILLING检测技术,以粳稻品种日本晴为参照,对95份栽培稻品种的miRNAs及其启动子序列进行扫描,力图获得与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特别是抗旱性相关的等位基因。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抗旱性强弱,从148份栽培稻中选出92份材料,加上3份深水稻,合计95份材料进行TILLING分析;从392个标记中筛选获得多态性标记128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LLING技术在鉴别自然存在的突变体有巨大潜力。本研究立足于改良较高通量的TILLING检测技术,以粳稻品种日本晴为参照,对95份栽培稻品种的miRNAs及其启动子序列进行扫描,力图获得与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特别是抗旱性相关的等位基因。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抗旱性强弱,从148份栽培稻中选出92份材料,加上3份深水稻,合计95份材料进行TILLING分析;从392个标记中筛选获得多态性标记128个(30个InDels、28个SSRs、70个miRNAs);利用InDels和SSRs标记分别对上述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均聚成籼粳两大类;利用miRNAs标记对95份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除聚成籼粳两大类外,S2、120、173、175、199五个材料区别于籼粳亚种,自成一类;2、摸索了CELⅠ酶的粗提方法并对CELⅠ酶粗提物的活性检测进行了研究。错配切割实验表明,CELⅠ酶能有效地对大于1 Kb的产物进行准确特异的切割,并可以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直观的检测结果;对TILLING检测技术进行了改良,省略了酶切终止反应和纯化步骤,并在3%琼脂糖凝胶直接分离TILLING检测产物,该研究结果对于建立简易而又有效的点突变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3、根据269个已公布的miRNA序列信息,设计了210对miRNAs引物,TILLING扫描检测到在日本晴和95份材料间表现多态性的miRNAs标记70个;对70个miRNAs标记与供试材料在正常水份与胁迫条件下主要农艺性状(穗长、有效穗、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百粒重、经济学产量、生物学产量、抗旱级别、相对结实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水份条件下,miR439e与穗长关联,miR159c与单株有效穗关联,miR413与百粒重关联,miR156f1、miR159c、miR435与生物学产量关联,贡献率9.58%-32.51%;miR156d、miR159f,miR167c、miR319b、miR393b、miR415、miR819k同时与抗旱级别关联,贡献率13.80%-26.88%;miR156a和miR415与相对结实率关联,贡献率为10.47%和9.07%;4、对部分与性状表型有关联的几个miRNA的启动子进行了测序,结果显示:miRNA启动子序列与日本晴序列同源性平均达95%(92%-98%),均含有启动子区域的特征元件TATA box或GC box。
其他文献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由于其根系再生能力差,移栽成活困难,生产上常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技术,以解决棉花移栽成活困难的问题,使棉花生育期提前。但即使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花缓苗期仍至少有15d,不仅影响了棉花早发,同时也影响了三桃(伏前桃、伏桃和秋桃)所占的比重,因而培育出生根力强的棉花新品种,对于棉花移栽早发、耐旱、防早衰、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发根
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较为系统地研究不同性状与栽培稻抗旱性的关系,利用基于土壤水份梯度的抗旱性鉴定方法与设施(罗利军,2005),调查了148个栽培稻品种和76个以中413为背景的多亲本导入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分析了水旱条件下各材料的产量与不同产量因子的相关和回归,以及不同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二是探索栽培稻对不同水层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在PVC根管中种植典型水旱稻品种及
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创新和利用,对防止遗传基础单一化,选育甚至重新塑造一批适应性广,高产、优质的油菜新品种具有重大意义。早期预测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对指导杂种亲本的准确选配,选育出强优势杂种组合意义重大。本试验应用SRAP、SSR分子标记分析评价了48份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的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根据品种间的遗传聚类结果,选择12份亲本按NCⅡ6×6配制36份杂种,并进行杂种优势比较试验,研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2000年以来种植面积已突破7,337,000公顷,面积和总产均占世界的三分之一,长江流域是世界油菜最大的产区,面积约占世界四分之一。油菜既是高油分作物,又是高蛋白作物,在世界范围如加拿大、西欧、北欧、澳大利亚、印度等都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是世界上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油菜菌核病是制约我国油菜生长的重要病害,影响产量很大。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油菜主产区,生育
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筛选栽培稻抗旱标识品种,利用基于土壤水分梯度的抗旱性鉴定设施与方法(刘鸿艳等,2005),调查18份对水分胁迫具不同抗性的栽培稻在生殖生长至灌浆结实期的形态特征和和生理生化特性,并且在收获期取样考察其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同时,利用PVC根管种植调查所有供试材料在水旱对照处理下的根部性状特征,综合分析了水旱条件下各材料的抗旱性表现;二是利用优良水稻不育系、旱稻保持系和旱稻恢复
在农业生产中杂草象害虫及病害一样威胁着农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且由于杂草对环境的适应性及繁殖力都比作物强,而且种类繁多,用传统的人工除草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化学药剂除草成为防除杂草的一种最有效,最省工的办法,因此,选育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已成为化学除草的迫切需要。利用常规的杂交、回交等育种手段,可将已获得除草剂抗性作物中的抗除草剂的基因导入目标品种。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恢复系
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中双4号RDH×P28)F1代和P28为材料进行小孢子培养,对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影响小孢子胚胎发生和再生苗形成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并利用油菜抗寒鉴定方法对所构建的DH群体各DH系进行了抗寒性鉴定,筛选到抗寒性强种质资源。同时,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各DH系的遗传多样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甘蓝型油菜(中双4号RDH×P28)F1代和P28为材料进行小孢子培养,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产量作物,也是最大的天然纤维作物。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棉花的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以16个亲本构建的综合群体为材料,借助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分子标记和产量性状数据通过方差分析和t-检验两种方法分别进行关联分析,旨在找到与产量性状相关联的标记。 取得的试验结果如下:1.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及世代间相关分析表明:衣分的广义遗传力是最高的,达到6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纤维是己知纤维素纯度最高的天然资源之一,在世界纺织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棉花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却相对落后。T-DNA介导的基因诱捕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鉴定和分离基因的新方法,目前该技术已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了挖掘棉花基因组上的信息,配合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高通量的策略,给棉花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带
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棉花的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籽可以榨油和制造蛋白质,棉花生产的兴衰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生产上对棉花品种的产量、抗虫性、抗病性、抗逆性、纤维品质等性状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传统的育种方法很难彻底解决上述一系列的问题。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将是棉花育种的必然途径。传统作物育种方法结合经典生物技术己经广泛地应用于作物改良,如棉花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