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0月24日至11月9日,笔者参与了由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举办的"知行中国——中美青年菁英项目",并在项目中担任交替传译译员。本论文采取了实践报告的形式,选取在东软集团(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的一次以"智慧医疗"和"智慧交通"为主题的口译任务进行详细描述,本报告基于笔者在此次口译实践中的真实会议口译经验,并结合了李长栓提出的"理解、记忆、表达、应急"四维分析框架(Understanding,Memorizing,Expression and Emergency Response(UMEER)Framework of Interpretation Analysis)进行分析。本报告第一章介绍了此次口译任务的背景和基本情况。第二章分析了本次口译任务的译前准备情况,包括主题准备和制作术语表两个方面,并讨论了临场准备对口译实践作用,简要回顾了会议进程。在第三章中,笔者通过对三个专业术语的分析呈现调查研究过程,并阐述了 UMEER四维分析框架,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了该框架在本次口译任务中的运用。另外,笔者对译文不流畅和漏译、误译的案例进行分析,深究其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笔者还对"智慧医疗"和"智慧交通"领域的三个关键词汇的翻译方法进行辨析,提出了在不同的背景下这几个核心词汇的处理方法。第四章主要是对本次口译任务的整体总结,概括总结了本次口译实践对笔者自我提升的贡献;另外笔者进行了自我反省,明确了努力方向,并指出了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报告中的创新之处在于,笔者利用李长栓提出的UMEER四维分析框架对亲身实践经历进行分析和总结。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笔者更加深切的理解和体会到了口译技巧的应用。本报告的案例均来自真实会议口译实践场景,不仅可以为此后的口译翻译硕士论文提供参考,也可为有志于从事口译实践的同学提供建议和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