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前瞻性利用320层(320-slice)CT对临床诊断或怀疑主动脉病变患者行全主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确定其对脊髓Adamkiewicz动脉显示和定位价值。评价延迟触发时间及对比剂浓度对脊髓Adamkiewicz动脉显示率影响,初步建立320层CTA对脊髓Adamkiewicz动脉扫描优选方案。
材料与方法:连续120例临床诊断或怀疑主动脉病变患者分成4组:A1组、A2组、B1组、B2组,采用Toshiba Aquilion One对全主动脉进行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感兴趣区位于降主动脉近端,当CT值达100HU,A1组、B1组患者的延迟15s触发扫描,A2组、B2组患者的延迟18s触发扫描。A1组、A2组患者使用浓度为350mgI/ml的碘对比剂,B1组、B2组使用浓度为370mgI/ml的碘对比剂。两位放射科医生分别在后处理工作站对每一位患者CT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显示脊髓Adamkiewicz动脉得到一致性结果。评价者间Kappa值。统计脊髓Adamkiewicz动脉起源水平和左右位置。计算各组脊髓Adamkiewicz动脉和脊髓前动脉显示,比较不同延迟触发时间、碘对比剂浓度对脊髓Adamkiewicz动脉显示率的影响(①A1组和A2组比较;②B1组和B2组比较;③A1组和B1组比较;④A2组和B2组比较;⑤A1组和B2组比较)。
结果:120例患者成功完成检查。基线资料(年龄、性别、BMI等)四组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两名评价者间一致性较高(Kappa=0.94)。(1)脊髓Adamkiewicz动脉起源水平:120名患者中85人显示Adamkiewicz动脉,共计98支,74人(74/85,87.1%)显示一支,10人(10/85,11.76%)显示两支,1人(1/85,1.18%)显示四支。分别起自胸7至腰l不同水平,其中起自胸9至腰1水平81支(81/98,82.65%),起自左侧肋间动脉或腰动脉75支(75/98,76.53%)。(2)比较不同延迟触发时间、碘对比剂浓度对脊髓Adamkiewicz动脉显示率的影响:①A1组为63.33%(19/30),A2组为66.67%(20/30),P值0.787;②B1组为70%(21/30);B2组为83.33%(25/30),P值0.222;③A1组为63.33%(19/30),B1组为70%(21/30),P值0.584;④A2组为66.67%(20/30),B2组为83.33%(25/30),P值0.136;⑤A1组Adamkiewicz动脉显示率为63.33%(19/30),B2组Adamkiewicz动脉显示率为83.33%(25/30),P值0.080<0.1。尽管不同延迟触发时间和对比剂浓组与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B2(83.33%)组显示率最高,高于其他三组。
结论:本研究证实320层全主动脉CTA适宜扫描方案在诊断主动脉疾病同时,可用于术前脊髓Adamkiewicz动脉显示和定位。适宜延迟触发扫描时间(18s)、高流率(5.0-6.0ml/s)和高浓度(370mgI/ml)对比剂方案,可提高脊髓Adamkiewicz动脉CTA显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