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实验采用中医外科制剂皮粘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动物模型研究,进一步阐明“以皮治皮”指导下的皮粘散对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作用机制,验证“以皮治皮”理论的科学性及皮粘散与临床相关的功能作用。方法:本实验研究对象共24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以50%冰醋酸溶液涂溃疡面(1次/d,共7d),形成缺损性皮肤溃疡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皮粘散组、象皮组、硼砂组,每天给药1次,将外用药物均匀散在大鼠背部溃疡处,给药21天后,处死动物,取局部溃疡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新生血管相关表达因子CD34的含量,免疫组化学染色法检测胶原蛋白-I和胶原蛋白-IV的表达,结合大鼠皮肤溃疡的愈合情况,考察皮粘散对促进慢性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结果:1.免疫荧光测定CD34表达:皮粘散组可见较强的阳性CD34荧光信号,并形成管腔类结构;模型组、象皮组、硼砂组未检测到阳性CD34荧光信号。2.免疫荧光测定胶原蛋白I的荧光强度:模型组:阳性荧光信号较强,荧光染色所见胶原蛋白Ⅰ排列紊乱;皮粘散组:阳性荧光信号强,荧光染色所见胶原蛋白Ⅰ排列一致性较好;象皮组:阳性荧光信号较弱,荧光染色所见胶原蛋白Ⅰ排列较好;硼砂组:阳性荧光信号较弱,荧光染色所见胶原蛋白Ⅰ排列紊乱。3.免疫荧光测定胶原蛋白IV的荧光强度:模型组:阳性荧光信号较弱,荧光染色所见组织结构紊乱,形成少量管腔类结构,未见表皮组织基底膜形成;皮粘散组:阳性荧光信号强,荧光染色显示大量管腔类结构,可见完整连续的表皮组织基底膜结构;象皮组:阳性荧光信号较强,荧光染色显示大量管腔类结构,可见表皮组织基底膜形成,但欠连续;硼砂组:阳性荧光信号较强,荧光染色显示大量管腔类结构,可见表皮组织基底膜形成,但欠连续。4.免疫荧光测定TGF-β1:各组阳性荧光信号较弱,且未见明显差异。5.创面面积:在于创面给药后的7、14、21(天),皮粘散组、象皮组创面面积与模型组存在显著差异,皮粘散组、象皮组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创面面积与硼砂组无明显差异(P>0.05);6.创面色泽:在于创面给药后的7、14、21(天),皮粘散组与模型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象皮组、硼砂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显著性差异(P>0.05);7.创面分泌物及气味:在于创面给药后的7、14、21(天),皮粘散、象皮组、硼砂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显著性差异(P>0.05);8.创面新生肉芽组织:在于创面给药后的7、14、21(天),皮粘散组与模型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象皮组、硼砂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证明皮粘散对大鼠慢性皮肤溃疡有较为良好的愈合作用,同时免疫荧光测得CD34、胶原蛋白I、IV的表达上升。单味使用象皮和硼砂时,不仅从直观的角度上看不能有效促进大鼠溃疡创面愈合,在微观角度上也提示两味药物单独使用对大鼠溃疡创面相关因子表达不显。但两味药物组合成方后不论在直观上与微观上都可产生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