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tri网行为包含的业务流程变化域传播分析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yunhui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业务流程模型变化域分析是业务流程管理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为了灵活地适应变化的商务需求。由于用户对计算机这一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建模者需要面对各方面的变化域(安全)问题。传统的计算机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计算机系统开放性也越来越强,使得某些业务流程模型变得脆弱,很容易受到攻击。因此,分析业务流程模型的脆弱性即变化域对于研究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业务流程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业务流程模型的一致性和变化域上。而且,已有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变化域分析是从整个系统上去考察的,计算量和复杂度很难让人满意;在分析模型的一致性方面主要是从单个变迁的角度去考虑,对于研究整个模型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模型的相似性分析也很少从行为和结构的角度共同去考察;对于变化域的传播问题更没有从行为包含和继承的角度去分析。本文以Petri网原理和行为轮廓的相关理论以及行为包含为基础,考虑在有源模型和目标模型的条件下,对业务流程模型进行相似性、一致性及变化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述:(1)针对业务流程模型的一致性检测问题,提出来一种从单个变迁和模块的角度去考察行为和结构的一致性。经过对业务流程模型的行为和结构方面的考察,计算出了单个变迁和模块的一致性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块来分析源模型和目标模型是不一致的,进而得出目标模型中存在可疑模块,并基于Petri网的弱行为轮廓确定了目标模型最终的变化域。该方法从多个角度对模型予以分析,克服了已有方法的单一性。(2)针对业务流程系统的变化域问题,提出了基于Petri网动态切片的分析方法。首先对比分析源模型和目标模型的流程结构图得到目标模型的一个可疑区域,然后用行为轮廓的思想找出目标模型可疑区域中的变化域,最后通过采取Petri网动态切片技术得出目标模型的最小变化域。该方法的优点是通过查找可疑区域来确定模型的变化域,降低了分析业务流程模型系统的复杂度。(3)针对业务流程系统的相似性问题,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为相似性度和结构相似性度,依据前集变迁的占有率、行为轮廓及拟行为轮廓的相关理论,考虑了源模型和目标模型间的行为相似性度和结构相似性度,并依据已有的理论来分析目标模型的变化域。该方法的优点是从行为和结构两个角度共同考察模型间的相似程度,避免了已有方法的独立性和单一性。(4)针对业务流程系统的变化域传播问题,基于源模型和目标模型之间存在着迹等价和行为包含关系,通过给定源模型的变化域,提出了基于行为继承的变化域传播分析方法来寻找目标模型的变化域。该方法能有效地找出一些模型的变化域,降低了寻找变化域的时间复杂度。
其他文献
在实际应用领域中得到的信号总是会混有着一定的噪声,而噪声的存在严重干扰了信号的本来面目,不利于进一步的信号分析和处理。因此,在信号预处理过程中对噪声加以消除或减小,
本文通过构造的染色方法给出了路,圈,完全图,星,扇和轮的Mycielski图的点可区别边色数,以及两类联图Cm∨Wn,Fm∨Pn∨Pn的点可区别边色数,最后应用Lovász局部引理的一般形式讨论并得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六大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盛会。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政治报告 ,内容博大精深 ,充满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十六大报告所总结的十
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孤立子方程族的生成,孤立子方程族的可积耦合和孤立子方程族的哈密顿结构。在第二章中,首先,根据已有的loop代数A1设计出运用(2+1)-维的等谱问题
声波测井是石油测井中的一类重要测井方法。从理论上研究油井中声波的传播,归结为求柱状分层结构声波场的分布。弹性波在弹性地层井孔声场中的辐射和传播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
代数图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研究图的结构性质能否由及如何由图的相关矩阵的代数性质反映.这里所指的矩阵的代数性质,主要指矩阵的谱性质.图的相关矩阵通常有图的邻接矩阵,关联矩阵
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受知识结构和个人偏好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加之决策对象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决策者经常提供各种类型的偏好信息,如:实数型、
本文介绍了两种特殊但又不失一般一维模糊数本质性质的模糊数集Fstb和Ec,并给出它们的新表示法及新刻画。在这个新的表示法下,模糊数可直接理解为R2中的一条连续曲线段,也可以直
粗糙集理论是波兰数学家Z.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数据分析理论,它善于从数据中获取知识,并能利用不确定、不完整的经验知识进行推理,在保持信息不损失的前提下,约简知识和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构筑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学者永恒的追求。但若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由教材处理、教学艺术、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与完善,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