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时期的外交官、公众与外交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交官、公众与外交的互动加速了近代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了外交的民主化,促成了政府外交和国民外交两大外交主体并存的局面。国民外交的历史主题有二,即救亡与启蒙。救亡唤起了启蒙,救亡意识首先存在于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里,这些知识精英充当国民外交的“先知”,担负起国民外交启蒙的历史重任,向一般民众灌输“国民外交常识”,从而在北洋政府时期形成强大的国民外交思潮,把中国带入了“国民外交的新时代”。   外交官与公众的关系因双方外交信息的不对称,使两者在外交上形成良性的互动困难重重。在北洋政府时期,公众主要是通过报刊、电文等有限的媒体资源了解外交信息,而外交官作为外交的“信息源”,是外交信息的实际“把关人”,即他们决定着向公众所透露的外交信息内容,因此,外交官与公众的互动,实质上就取决于外交官的“道德人格”之高低,外交官是“为公”,还是“为私”,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对公众掌握的外交信息的真实性有关键性的影响。此外,北洋时期外交与内政的频繁互动,增强了外交在外交官、公众与外交三者互动关系上的重要性。换言之,有时是“外交”制约着外交官与公众的关系,因为“外交”是另一种“内政”,外交官与公众的关系既然由“内政”来制约,那么与“内政”紧密相联的“外交”也反过来约束着外交官与公众的关系。   1920年代后期,政党的介入使国民外交的救亡与启蒙性质发生蜕变,造成了国民外交公共性的缺失,国民外交有沦落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之危险,国民外交的救亡与启蒙遂发生裂变,国民外交的启蒙意识让位于救亡意识,救亡意识愈是强烈,内政对外交的影响就愈大,这是一个历史的悖论。最后,北洋时期,始终存在着两个层次的外交,即地方外交和中央外交,而国民外交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对中央的“离心力”,当然,这种缓解的力度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在南北政权分立的政治环境下,国民对于外交的权力归属是存在争议的。
其他文献
<正>以前需在实验室才能使用乙烯感应器,现在种植户可便携使用,在田间即可检测水果成熟度。2013年亚洲果蔬展上首次推出的F-900便携式乙烯气体分析仪就可达到上述效果。控制
我国的旧工业建筑常改造为办公及展览建筑,而鲜有改造为教育建筑的案例。以一处由百年工业建筑改造而来的大学园区——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滨海校区为例,基于既有建筑适应性改造
根据对某钢结构厂房施工过程中发生倒塌事故的现场调查、取样检测及结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未及时安装支撑及檩条等连接构件、柱底与基础间的预留空间过大且在二次
本文对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八十年代历史学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八十年代史学研究主题意识形态化占主体地位,学术化在八十年代潜滋暗长,但是学术化是笼罩在意识形态化之下。史学研
本文的研究以十六世纪朝鲜书院教育的形成及其特点为主要内容,以社会结构和乡村经济方面的视角为切入点,深入地分析十六世纪朝鲜书院教育的形成背景,阐明朝鲜前期的社会结构,同时
为了抵御外部事件,核电站厂房外墙通常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荷载时程分析法,运用经典的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波音707-320型号商用飞机撞击某钢筋混
该文试图从编纂学角度考察"经世文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编纂形式——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通过对几部较为典型的"经世文编"作个案分析,揭示其纂辑意图、编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