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土壤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特征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hu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冻土区逐渐退化萎缩,冻土中封存的碳向大气缓慢释放,从而影响区域碳氮循环。我国是世界第三冻土大国,约有22%的面积被不同类型的多年冻土所覆盖。其中作为我国重要林业基地的大兴安岭地区分布着典型的高纬度多年冻土,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其土壤碳氮循环过程势必会发生改变。因此,本文选取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典型森林落叶松、樟子松、白桦为研究对象,分析生长季(5-9月)不同林型土壤碳氮含量、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影响土壤碳氮含量、土壤酶活性的环境因素。揭示气候变暖背景下,冻土区土壤碳库、氮库的变化情况,为研究冻土区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落叶松、樟子松和白桦土壤碳氮含量、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且表层土壤(0-10cm)与下层土壤(10-20cm)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全氮含量均表现为“双峰”型变化规律,分别在6和8月达到峰值。各林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的变化趋势皆为上升-下降-上升。落叶松、樟子松土壤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均在夏季较高,春秋季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大。白桦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夏季较高,而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秋季高于春夏季节。(2)不同林型土壤碳氮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在整个研究阶段(5-9月)存在显著差异。0-10cm层,樟子松分别与白桦土壤有机碳、落叶松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落叶松土壤全氮含量与白桦土壤差异显著(P<0.05)。落叶松、樟子松同白桦土壤铵态氮含量、土壤蔗糖酶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落叶松土壤脲酶活性与樟子松、白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10-20cm层,白桦土壤有机碳、铵态氮含量,脲酶活性都显著高于樟子松(P<0.05)。白桦土壤全氮含量、脲酶活性分别显著(P<0.05)、极显著(P<0.01)高于落叶松。(3)垂直方向上,三种林型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以及土壤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都随着土壤剖面的深入而不断降低。(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含量,蔗糖酶活性均与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且土壤有机碳、铵态氮含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皆同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磷、速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分别与全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有机碳、铵态氮含量对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影响最大(P<0.01),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影响较大(P<0.05)。
其他文献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离子通道疾病。新近的研究又发现了许多与发病相关的基因和细胞电生理机制,如GPD1-L、心脏传导延迟等。以往根据心电图表现将Brugada综合征分
摘要:国内外学者在低温余热ORC发电系统研究中主要以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为主,理论计算由于精度低非常不可靠,实验研究则具有成本高、不易优化等缺点。而采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仿
切割槽是矿房回采前的最后一道准备工序,通常在矿房端部到回采边界为限,开凿出矿房回采爆破前的自由面和矿石破碎补偿空间。切割上山形成的好坏决定了整个矿房的回采效果和进度
在环境和资源保护这一主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对环境保护和国家贸易的平衡发展愈加重视,在WTO贸易争端解决中,援引GATT1994第20款的环境例外条款,成
介绍了我国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的技术支持工作——“三同时”验收监测,分析论述了“三同时”验收监测的性质与作用。
在网络通信这一新的交流平台上,语言符号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适应新的交流需要,"颜文字"应运而生,并存在于几乎所有现代文明的语言中。作为语言变化发展的一部分,颜文字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负荷监测装置在电网中的应用逐步得到推广,越来越多的电力用户消费数据流入企业的数据仓库,为企业通过数据挖掘获取用户负荷模式提供了条件。负荷模式的提取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先进工业设备/仪器引进中国,因而其中译英的翻译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实用文体,工业设备/仪器说明书的翻译必须
植物的花寿命被认为是由雌、雄适合度的增长和维持花开放的花费之间的平衡来决定的。姜花属(Hedychium)是姜科唯一一个从热带到高海拔地区分布的大属,属内不同种类植物的花寿命
Aurora激酶是一组负责调控细胞有丝分裂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近年来,随着对Aurora激酶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Aurora激酶在肿瘤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就近几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