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针刺奇经四脉治疗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客观评价针刺奇经四脉治疗PCOS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初步探索针刺奇经四脉治疗PCOS排卵障碍的机理。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病例,采用抽签法把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奇经四脉结合口服西药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克罗米芬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做出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两组治疗方法都能改善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血清性激素五项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性激素五项中仅有促黄体生成激素(LH)、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对血清性激素五项均有改善作用,对照组仅对血清性激素五项中的LH、LH/FSH有改善作用。治疗后两组血清性激素五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血清性激素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4)治疗组治疗后月经周期正常率91.76%,月经量正常率87.06%;对照组治疗后月经周期正常率94.25%,月经量正常率58.62%。两组治疗前后月经周期及月经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两组治疗方法都能改善患者的月经周期及月经量。治疗后两组月经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月经周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改善月经周期方面,两组效果无差别,但在改善月经量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5)治疗组治疗后基础体温(BBT)双相率为86.25%,对照组治疗后BBT双相率为67.86%,两组治疗后BBT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都能够改善患者BBT情况,但治疗组对BBT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6)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最大卵泡直径、卵泡发育情况、排卵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两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都能改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最大卵泡直径、卵泡发育情况、排卵情况。治疗后两组最大卵泡直径、排卵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发育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发育情况方面,两组效果无差别,但治疗组在改善最大卵泡直径、排卵情况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7)治疗后,治疗组17例有妊娠要求的患者中妊娠8例,妊娠率47.06%,对照组19例有妊娠要求的患者中妊娠3例,妊娠率15.79%,两组妊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两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都能改善患者的妊娠情况,但是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表明两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PCOS排卵障碍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指标,但是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性激素、妇科B超检查的比较,显示在改善内分泌、子宫内膜、卵泡发育及排卵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基础体温、提高妊娠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提示针刺奇经四脉治疗PCOS排卵障碍疗效较好,临床上值得推广。本课题针刺奇经四脉治疗PCOS排卵障碍的机理可能是通过针刺奇经四脉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生理功能,引起下丘脑对内分泌的良性调节,改善卵巢局部微环境,提高卵细胞的质量,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促使成熟的卵泡破裂而诱发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