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如今“怀旧”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化、全民性的集体事件,形成了一种极其普遍的社会文化景观。本文以豆瓣小组“假装活在1980-2000年”为个案,将记忆研究与怀旧研究相结合,将青年的记忆实践视为其怀旧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青年的记忆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其怀旧路径、怀旧意象及实践特征,解读青年怀旧的背后缘由,并对当下的怀旧风潮进行思考。本文采取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以及文本分析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怀旧”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化、全民性的集体事件,形成了一种极其普遍的社会文化景观。本文以豆瓣小组“假装活在1980-2000年”为个案,将记忆研究与怀旧研究相结合,将青年的记忆实践视为其怀旧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青年的记忆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其怀旧路径、怀旧意象及实践特征,解读青年怀旧的背后缘由,并对当下的怀旧风潮进行思考。本文采取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以及文本分析法三种定性研究方法,研究发现青年通过记忆实践回溯过去,建构出了一条怀旧路径:青年基于共通怀旧情感在社群中实现联结,通过碎片化的记忆符号在“当下-历史”及“个体-集体”两条叙事逻辑下展开个体记忆的书写,并在交流互动中唤回与重构集体记忆,抒发怀旧情绪,寻回共鸣。值得注意的是,青年群体对记忆的呈现具有一定失真性,一些记忆内容甚至呈现出“假肢记忆”的特征。青年在该怀旧社群中通过文字建构了理想中的“慢”世界,其背后所折射的是不断异化的当下,所表达的是对“加速社会”的逃离与反抗,但其怀旧行为难逃现代性框架,且并未形成一股真正的抵抗力量,只是一种稀释在娱乐化表达下的“伪抵抗”。笔者从微观视角出发,将个体带回怀旧研究与记忆研究的交叉领域,对怀旧、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进行探讨,在对当下青年群体的怀旧行为进行探析的基础上还补充了对00后代际群体怀旧特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此外,笔者联系当下加速社会的时代背景,对青年怀旧的缘由进行剖析,解读其背后折射的现代生活实质,并对当下社会中的青年怀旧进行再思,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逐渐在“现在与未来”的不定中摇摆。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变得缺少安全感和认同感,进而产生了一种“个人经历的断裂感”的焦虑。在这种焦虑之下,“怀旧”成为了人们在现代重新找回认同的一种文化方式,怀旧空间也由此而生。本文以怀旧空间的体验为主,通过对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的内涵及外延的探索,梳理了以媒介物质性为基点,怀旧心理为线索的研究架构。本研究选取“童年小卖部”为个案,
随着视觉化媒体的繁荣和商业音频媒体的崛起,我国传统广播陷入了日渐式微的境地,为解决生存困境,全国各级广播媒体纷纷走上了深度媒体融合之路,向互联网广播平台转型。本文基于场景理论,以中央级互联网广播平台“云听”为研究对象,对互联网广播平台的场景展开分析。首先,本文以罗伯特·斯考伯提出的场景技术五力为原型,结合时代变化和互联网广播平台的特性,提出了由终端覆盖、内容生产、场景适配、社交互动、沉浸体验所组成
从自画像、摄影术、化妆术到美颜技术,人们一直在对身体进行着“技术美化”,技术的不断嵌入使得身体传播发生了“在场与缺席、公共与私人、自由与规训、真实与超真实”的四重变革。人们试图通过美颜对身体进行解构与重塑,展现理想的自我形象。在美颜社交行为中,身体作为媒介的意义得到了极大延伸。作为传播目的的理想身体成为现实肉身的想象性替代,同时凝聚着个体的社会关系想象;作为传播要素的符号身体重塑了身体编码的基本逻
虎扑作为国内较为专业的虚拟社区,以趣缘为纽带吸引众多体育迷聚集。以虎扑虚拟社区为例,采用参与式观察及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选取虎扑虚拟社区内的经典事件、案例并对虎扑资深用户进行深度访谈。依照虎扑社区内特定情境中成员的结构、行为偏好、专属符号及价值认同等进行分析,以时为序呈现虎扑每个时期的文化图式,阐述虎扑虚拟社区群体的形成及发展。基于柯斯林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围绕个体集聚、群体内共同关注的焦点及群体共
2023年是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7年。在“三农”政策持续发布、“三农”布局逐步完善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化新型农业人才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共建农业强国的主力军。人物专题片《刘国明:食虫草里觅“钱”途》采用故事化叙事手法,讲述主人公刘国明坚持心中热爱并成就事业、带领团队及百姓致富的典型事迹,挖掘刘国明在深耕食虫植物事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坚持不懈、勇于突破、敢于创新、不畏挑战等新时代优秀“三农”人才的
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命题。国家也先后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青年人返乡,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随着媒介技术的勃兴,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蓬勃发展,并且推出了一系列新农人扶持计划,全方位扶持三农领域内容创作。在这一契机下,新农人主动呈现当代三农场景,不仅对乡村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同时为乡村空间构建与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本文首先借助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这一理论
虚拟影响者的崛起是社交媒体广泛应用和数字技术超速革新的结果,亦收获了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受众的关注和青睐。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迭新,催生了较之于现实世界更多维度、可复制、可延伸的镜像世界。镜像世界为Z世代与虚拟影响者进行感知融合的实时互动提供了场景支持,也让内容在去中介化的生成过程中遮蔽了现实世界。当虚拟影响者与现实的他者相融,当数字孪生与现实画像交织,具身于现实景观的Z世代,其社会互动会受到
网络等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女性创造发声与交流的空间,大大提升女性的话语权,但网络女权主义者的话语抗争虽猛烈却易陷入群体极化的窠臼。当前网络空间的性别话语冲突激烈,性别对立情绪严重,不同群体之间甚至出现话语撕裂现象,成为网络舆论治理的一大难题。本文以激进女权提出的“6B4T”主张为切入点,从文本出发理解网络女权抗争性话语实践,基于Foucault的话语理论,尤其是“话语构型”的观点,使用“文本符号—表征
在新媒体背景之下,短视频已经成为大众媒介消费的一种途径,在众多短视频内容分类当中,三农短视频发展势头强劲,短视频平台涌现了大批以农业、农村、农民为基本元素进行创作的新农人。依托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三农短视频已经成了乡村振兴的一把新农具,为乡村振兴增添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梳理了‘三农’短视频和新农人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以抖音平台的三农短视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田野观察法、内容分析法、半结构式